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瑶山是中国有名的贫困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瑶山白裤瑶经历了从“逃学”到“向学”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白裤瑶群体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白裤瑶群体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在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背景下,在田野考察和文献查阅分析之后,研究者对此突出现象进行了追问和思考:为什么白裤瑶历史上长期回避学校教育?又为什么会逐步重视学校教育?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这种价值取向转变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特点及原理是什么?这一典型个案对于我们思考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对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系统挖掘和考究,更需要从纵向角度、从少数民族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角度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重新审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问题。
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对白裤瑶的历史文化、学校教育、社会变迁等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运用历史分析法从纵向角度对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作了探讨,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状况进行了考察。本研究以社会变迁理论、价值哲学理论等为指导,对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历程、变迁的原因、变迁的原理及引导策略进行了深入考究,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作了理性思考。
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变迁的情况和变迁的原因如下: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总体偏低,巩固率也低;白裤瑶社区与学校之间没有建立起交流关系,学校在瑶山长期“孤立”存在;白裤瑶群体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具有明显的消极性、被动性。这一阶段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总体上是“逃学”,即白裤瑶学生“逃学”问题突出、白裤瑶家长群体明显逃避学校教育。这种教育价值取向形成的主观因素是:白裤瑶传统婚姻观及价值观念的影响,从游耕到定居农耕过渡中白裤瑶对学校教育不适应、没有需求。其客观原因是特定的经济、政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即:长期贫困的影响;“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校办学目的与白裤瑶的实际需要偏离甚远;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育质量差;教育中的“文化中断”问题突出。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较前一阶段有所增长,但明显低于荔波县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且初中生辍学率偏高;白裤瑶社区与学校开始有所交流,但是交流形式相对单一、松散;白裤瑶家长、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与前一阶段相比,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阶段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总体是“逃学”与“向学”交织的价值取向,即有白裤瑶学生“逃学”的情况,也有白裤瑶家长群体“向学”的情况。引发这一阶段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主观原因是:白裤瑶的教育价值观念渐渐发生变化。其教育实践的客观原因是:扶贫力度加大,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白裤瑶的中小学入学率不断提高,而辍学率在不断降低;白裤瑶社区与学校交流增多;白裤瑶群体的学校教育意愿积极性更加明显。这一阶段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总体上是“向学”,即学生“逃学”问题已基本消除,白裤瑶群体“向学”倾向明显。引发这一阶段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主观原因是:白裤瑶的思想观念逐步开放,在文化交融中重教求变;“谢家成式”榜样的激励作用。其教育实践的综合影响是:白裤瑶的生活及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国家教育政策的持续影响;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中的“文化连续性”得以加强。
在上述考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揭示出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主要原理,即:生产实践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形成和变迁的基础。国家制度和政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主导力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重要因素。文化变迁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深层因素。主体需要和观念的变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内在动力。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为进一步强化和引导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本研究提出的策略是:需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教育价值导向作用,加强宣传媒介的教育价值倡导作用,充分挖掘与利用白裤瑶的传统文化价值资源。
在对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问题作了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哲学依据和现实依据两方面对“教育是什么”进行了理论反思和讨论,并由此提出教育是满足人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必须的生命活动,其目的是提升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
基于对瑶山白裤瑶个案的研究及对“教育是什么”的理性认识,本研究对学校教育合理价值定位的衡量依据作了讨论,并由此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是满足当地人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必须的生命活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当切实定位于满足当地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提升当地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质量,增强学校教育自身的生命活力,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
通过上述研讨,本研究提出实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合理价值定位的理性思路是:树立整体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发展;学校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需要建立起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中的责任。
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清楚地认识和理解瑶山白裤瑶及其类似的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学校教育需求和教育价值取向状况,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寻求合理的价值论基础。从理论上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问题进行反思,可以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政府的教育责任以及民族地区学校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合理关系,激起人们重新认识教育对于个体、民族乃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