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行枕下减压术+硬脑膜减张缝合术前后的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61例我科从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枕下减压术+硬脑膜减张缝合术,并行密切随访,根据术后6月-6年复查的影像资料,将其分为空洞缩小组(A组)和空洞未缩小组(B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早期(术后7-20天)和术后晚期(术后6月-6年)的多项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期疗效:A组共济失调好转率为71.4%(5/7),B组为50%(1/2);A组后组颅神经症状恢复的好转率为71.5%(5/7),B组为83.3%(5/6);存在运动及感觉障碍的患者,A组好转率分别为36.8%(7/19)、37.5%(6/16),B组好转率为21.4%(3/14)、33.3%(3/9);疼痛、烧灼感恢复率A组为42.9%(6/14),B组为40%(4/10)。远期疗效:96.7%(59/61)患者下疝的小脑扁桃体能够部分或完全回纳,63.9%(39/61)患者脊髓空洞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甚至消失。A组共济失调好转率为85.7%(6/7),B组为50%(1/2);A组后组颅神经恢复的好转率为71.5%(5/7),B组为83.3%(5/6);存在运动及感觉障碍的患者,A组好转率分别为78.9%(15/19)、75%(12/16),B组好转率为35.7%(5/14)、22.2%(2/9);疼痛、烧灼感恢复率A组为28.6%(4/14),B组为30%(3/10)。其中A组患者与B组患者运动障碍(P=0.029﹤0.05)及感觉障碍(P=0.017﹤0.05)好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Chiari型畸形后,表现为共济失调及后组颅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患者最易恢复;表现为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患者近期疗效不佳,但远期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并且脊髓空洞缩小者症状好转率更高;而以疼痛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往往恢复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