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熔炼铝合金时,铝液容易以化学吸附方式吸收气体,而气体分子必须先离解成原子,才能被铝液吸附。单原子气体Ar、双原子气体N2、O2,多原子气体H2O(汽)、CO、CO2、CmHn(碳氢化合物)等气体,有的因其自身的惰性,有的因其分子结构复杂、分子体积大,不易离解成原子状态,而不被铝液吸附。只有氢在溶铝条件下,易于离解成原子态氢而被铝液吸附,也就是说,氢是唯一大量溶于铝熔体中的气体。并且,氢在固态铝中的溶解度很小(0.034ml/100gAl),在液态铝中的溶解度却很大(0.65ml/100gAl),这意味着铝在结晶时,会有氢气析出,由于不能完全排出而贮留在铝液内部,成为污染铝合金的主要杂质,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显著降低材料的强度、疲劳抗力、耐腐蚀性、应力腐蚀开裂性能和塑性,甚至会造成产品的报废。而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航天、导弹和电子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材料提出了轻质、高强、高韧等要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新型高强、高韧铝合金的开发与研究。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虽然种类繁多,但是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还是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其中,铝及铝合金更容易吸氢和氧化,因此,铝及铝合金液的净化问题更具典型性和迫切性。 本文就气泡浮游法对铝熔体除氢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查阅了大量文献,总结出改善其除氢动力学条件的基本途径有: 1.尽可能增加气泡数目,以增加铝液与气泡两相间的有效接触的比表面积; 2.尽可能减小气泡直径,并在不导致铝液面飞溅的前提下,设法增大气泡在铝液内的运动速度,以增大搅动强度,强化气液表面更新,提高其传质能力(增大传质系数K); 3.尽可能延长气泡在铝液中浮游的路程,以增加气泡在铝液内的停留时间,即增加气泡处理铝液的时间,从而提高除氢效率。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从三种改善途径着手,对除氢效果较好的旋转喷吹技术做了进一步改进,采用断续式进气方式来减小气泡尺寸,增大气泡的分布密度,延缓旋涡出现的时间,并根据动力相似理论对铝熔体除氢效果进行了水力模拟。关键词:铝熔体;除氢;精炼;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