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蔽交易是指知情交易者为了减少交易的冲击成本,通常会选用中等规模的委托单进行交易,而股票的价格变动主要是由交易过程中泄露出来的私人信息所造成的,因此,股票的累计价格变化主要发生在中等规模的交易之中。随着投资者机构化时代的到来,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越发多样化、复杂化和特殊化,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规范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当前股市监管的重中之重。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甄别在中国这样一个弱有效的纯指令驱动的市场中,究竟是何种规模的交易导致了股价的大幅波动,即在牛市中是谁在推高股价,而在熊市中又是谁在拉低股价,从而进一步了解知情交易者的交易行为特征,以便及时实施事前监控,更好地规范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应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在2007年大涨阶段以及2008年急速下跌阶段的交易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加权最小二乘回归以及敏感性分析,分别检验了在牛市与熊市中股价波动与交易规模之闻的关系。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在股价急速上升阶段,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隐蔽交易行为,中等规模的交易导致的累积价格(委托报价)变动百分比反而为负,这说明知情交易者在大牛市的环境中并不倾向于利用中等规模的交易来释放自己的私人信息。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较不明显的大宗交易/股价操纵假说,说明知情交易者会少量地使用大宗交易来释放自己的私人消息,并由此获利。(2)在股价急速下跌阶段,存在较为明显的隐蔽交易行为,即在熊市中,唯有中等规模的交易引致了最大的且在统计上显著的股票价格变化,且中等规模的交易导致的股票价格变化与市场趋势是相同的,隐蔽交易假说在熊市中是成立的。另外,我们在熊市中也发现了大宗交易/股价操纵行为,虽然说没有隐蔽交易行为显著,但相比于牛市较为明显。这说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弱有效的新兴市场,由于投资者专业知识的缺失以及投资经验的不足,不论在牛市还是熊市,知情交易者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大宗交易/殷价操纵行为。(3)我们在熊市的检验中还发现,隐蔽交易行为在跌幅较大的个股中比较明显。(4)不论在牛市还是熊市,公共信息假说和成交量假说都是不成立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
针对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股票市场的上述交易行为特征,本文有针对性地从技术性手段、信息性手段以及法律性手段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监管意见,以进一步规范机构投资者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还填补了国内对股票市场中隐蔽交易行为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对纯指令驱动市场中隐蔽交易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