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课堂生活境域中,审美体验能释放课堂生机与活力,焕发课堂诗性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然而,当前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本研究赋予审美体验以教育学意蕴,认为充盈着美的体验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是自成目的的,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教学过程本然地就是审美体验生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游戏着、体验着、享受着,同时被惊奇感、投入感、领悟感、贯通感、成长感和愉悦感等包裹着,全副身心地沉浸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生活境域中,审美体验能释放课堂生机与活力,焕发课堂诗性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然而,当前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本研究赋予审美体验以教育学意蕴,认为充盈着美的体验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是自成目的的,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教学过程本然地就是审美体验生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游戏着、体验着、享受着,同时被惊奇感、投入感、领悟感、贯通感、成长感和愉悦感等包裹着,全副身心地沉浸其中。在此过程中,教和学所生发的美的体验消解了学习的沉闷、单调和痛苦,课堂的生命活力得以释放。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课堂生活中的审美体验,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之教如何引发儿童的审美体验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主要采取两种路径:一是理论研究的路径,研究首先以“真理美学”为理论厘清美与真理的关系,这就为回答课堂教学中审美体验何以生发的问题提供理论准备,同时参照杜威的审美经验理论进一步明晰其内涵;结合审美体验的内在结构尝试阐明审美体验在课堂生活这一特殊境域中的独特性。二是适当运用课例研究的方式,将审美体验还原到课堂教学实践的现场中,通过对具体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审美体验质感地进行呈现,探究课堂中审美体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之教在儿童审美体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反思其背后的逻辑理路。研究首先论述人在生活世界中内在地拥有美的感受力,这是审美体验在课堂生活中得以还原、涌现和充盈的可能性前提,也是研究在先地需要澄清和论述的逻辑起点。进而由普全的生活世界逐步推近至课堂生活世界,研究发现在当前学校课堂生活中,儿童的审美体验处于一种“正在发生的”迷失境地,具体表现在单调乏味遮蔽了美的体验,机械与僵化使得审美体验在课堂中失落,“裹着糖衣”的形式化、浅表化的“美”偏离了审美体验等方面。围绕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独特性,依循审美体验的内在结构,研究分别从审美体验的主体存在、内容和行动要素三个方面重新建构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理解框架。审美体验的主体问题,也就是“谁在体验”的问题,除此还要回答“主体如何存在”、“以何种状态存在”的问题。研究借用席勒“活的形象”的隐喻,认为儿童是以“活的”形象的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活的”意味着流动的、自由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表现在:游戏着即体验着,“教学如游戏”,教师与学生全副身心地“游戏”于课堂;节奏是艺术的灵魂,也是审美体验的生成动力。起伏有致、动静相宜、张弛有序的课堂教学节奏能够抓住儿童的心,将儿童深深地吸引在课堂中,进而为审美体验的获得提供条件;互动中开放着,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敞开了美的空间。对课堂审美体验内容的考察实际上是回答主体“体验什么”的问题,或者说“什么引发儿童的审美体验”的问题。第一,意义较之概念是更具原生性的范畴,意义以其丰富性与鲜活性成为美的体验的内容或者说基本单位。第二,各门学科都潜在地具有审美的性质,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不同学科开启美的不同境域。扎根于学科内涵实质的内容进入儿童的世界才能克服审美体验的浅表化问题。审美体验的行动要素试图回答的就是“如何体验”的问题。事实上,当我们用“审美体验”这一概念时就暗含着“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意味,具身参与是审美体验的生成基点,而探究本身就是审美体验的途径。回到教师之教如何引发儿童的审美体验的问题,研究认为:首先,“教之先对教的拥有”,也就是说教师要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自身要在先地拥有审美体验。同时,教师要超越庸常、惯习,开启“美”的眼光。其次,教师要以“美的视域”开启学生“美的世界”。这意味着教师要以“美”的尺度审视教育教学,扭转狭隘的知识观和转变技术化的教学取向。最后,落实在更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在课堂生活中共同建构审美体验,诗意地栖居在课堂生活世界中。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颁布,全球学前教育的焦点从入园机会均等逐步转向了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大量研究表明,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师幼互动,而师幼互动的关键在教学支持,其与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性情绪以及未来的学业成就等多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来自多个国家的研究发现,教学支持是师幼互动中“质量最低,且提升难度最大”的维度,已经成为全球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因此,关注教学支
采用政治史研究方法研究民族史,转换视角,有助于深化对十六国中期立国关陇的前后秦史研究。前秦建立初期从政治名号来源、“胡运已终”“苻氏应王”的谶纬、五德次第等易为胡汉人群接受的华夏传统政治文化解决政权合法性构建难题。枋头集团是前秦最大的功臣群体。功臣与皇权这一华夏王朝存在的政治关系同样也存在于由氐族建立的前秦。通过对宗室功臣苻菁叛乱、秦主苻健设立顾命功臣、苻生诛杀顾命、苻坚篡位后处理功臣的反抗等前秦
既往研究表明,人们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加工与对他人相关信息的加工存在差异,这种自我-他人的差异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记忆、注意、情绪和情感等方面,并且在归因中表现尤为明显。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件进行归因时会表现出自我-他人的差异,即较之他人对正性事件进行更多的自我归因,对负性事件进行更少的自我归因。自我-他人归因差异是积极自我认知的重要体现,有利于人们维持积极的自我概念以及保持心理健康。既往研究多采用一
赫尔伯特·罗森朵夫(Herbert Rosendorfer,1934-2012)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德语作家。他弥补了德语小说中所欠缺的幽默与诙谐,用喜剧性的笔调抨击了德国的历史和现实。他的作品在具象和抽象创作两方面成果累累,可以说熔哲理和艺术于一炉。其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学体裁,从自传性质的散文到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杂文、传记,乃至剧本。该作家作品的主题大多表现自身与所生存之世界的格格不入、对周围
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以下简称“两结构”)关系研究,是教育经济宏观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中高等教育结构聚焦于普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类型结构;产业结构主要关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协调与产业结构多元。“两结构”耦合关系指“两结构”在演进过程中基于一定的内在逻辑,所结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的状态。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拥有优厚的高等教育资源禀赋。在长三角一体
本论文主要选取了秦汉时期的两类简牍文书做个案探讨,一类是名刺、谒、爵里刺这三种“名片”类文书,一类是简牍杮文书。一、对三种“名片”类文书的探讨包括:(一)在学者们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作为名片类文书雏形的“名刺”在秦汉时期是否存在。学界一般认为名刺产生并通行于东汉,但所举之例往往皆为出土的魏晋时期名刺简。我们梳理了秦汉简牍材料中的“刺”字,考察其字形、语义及在简文中的使用情况,同时对《辞源》《
秦代地方治理问题是秦史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岳麓秦简、里耶秦简等简牍新材料的刊布,为秦代地方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持。论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新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以细节考据和宏观论述相统一,着重对秦代地方治理体系的形成、地方治理的实践与运作、地方治理的成效与得失三个方面中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秦代地方治理体系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西周、春秋时代“分封”、“宗法”治
时和体是人类语言编码时间关系的两个重要的表征系统。英、汉语在时体标记上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属屈折语,其时、体形态标记都很丰富。而汉语为孤立型语,其体标记丰富但无时态的形态标记。英、汉语类型学上的差异对中国学习者英语时体形态习得有影响。本论文探讨二语学习者产出和加工英语过去时和进行体情况,并解释其认知机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情状体假说(Aspect Hypothesis)预测学习者在英语时体习得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