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流;钱塘江流域是浙江省经济发展最为迅速、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来该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土地利用显著变化。但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造成了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变化以及水土资源的大规模无序开发,从而加剧了钱塘江流域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恶化。 水体悬浮物含量多少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污染物的示踪剂,不仅直接影响水体透明度、浑浊度、水色等光学性质,也影响水生生态条件和河口海岸带冲淤变化过程。因此研究钱塘江流域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对流域内的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经济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等特点,十分有助于研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水质变化。本文通过对1991年和2004年两期遥感影像的解译,分别获取了钱塘江流域1991年和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1985年土地利用统计资料,分析了钱塘江流域内1985~2004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及驱动力;利用实测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研究了钱塘江流域水体悬浮物浓度与其光谱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合钱塘江流域悬浮物浓度空间预测的遥感定量模型,并利用其对钱塘江流域水体悬浮物浓度进行了空间预测,分析了钱塘江流域水体悬浮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趋势:最后分析了钱塘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该流域水体悬浮物浓度变化的影响。 主要结果和认识如下: (1)1985~2004年流域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总量变化趋势明显,其中1991~2004年均面积总量变化幅度明显高于1985~1991年。以园地为例,1991~2004年均面积增长率为6.60%,而1985年~1991年均面积增长率只有2.89%;而且1991~200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间的转化也比较明显,约52.1%的园地面积转变为耕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人类参加的经济社会活动是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其中人口数量、种植业产值、林业产值和基本建设投资额对土地利用结构影响相对较大。1991年到2004年基本建设投资额从15.52亿元增长到573.54亿元,促使居民点和工矿用地面积从1991年的107385.39公顷增加到2004年的239598.58公顷。 (3)建立的钱塘江流域水体悬浮物TM3/TM1波段的遥感模型指标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0.7677。选择y=1.7007x-1.7402为钱塘江流域水体悬浮物遥感定量分析模型,预测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