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INGFNE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工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这一术语的使用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视域里面,而很少有从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去论述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以往学界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讨论: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想来源方面、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历史形态,以及马克思分工理论所实现的伟大变革等等方面着手的。而在这些研究中对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实质、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界定等方面的研究又是相对较薄弱的并且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尤其是对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更是少有从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逻辑理路的转换”的角度方面去论述的,即使在个别文章中有所提及,但也只是作为其文章的一小部分简略地提出的,这也似乎像我们暗示了关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的形成中的“逻辑理路的转换”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但事实上,如果我们没有搞清楚马克思分工理论在其形成过程的“逻辑理路的转换”,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也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晚期为什么会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我们就应该正确把握好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逻辑转换”,这也应了恩格斯在1890年10月27日写给康·施密特的信中的一句话即:“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问题,从分工的观点来看问题最容易理解”。不仅如此,从分工理论出发去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更能够阐述马克思理论所具有的发展、批判、革命等等的性质!何况,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逻辑理路的转换”、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实质、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界定等方面的研究进而深入挖掘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深入挖掘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与人、社会发展的理论,并用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破解类似于城乡、工农、脑体等的对立,用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规范、指导当前社会现实,从而为建构未来新式分工作出指导,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梳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萌芽、创立和发展完善的过程及其体现的内容进一步挖掘马克思分工理论蕴含的批判性、革命性和社会建构性。关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发展轨迹在文中分别出现在第一、二、三章,其中第一章论述的是马克思分工理论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属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正式确立,第三章属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本文中最重要的一章则是第四章即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实质。在这里,我们把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理解为一种社会发展理论、社会批判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并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区分了旧式分工与新式分工,从而为马克思建构的共产主义社会做了有力的论证。在本文中,主要用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文献查阅法、对比分析法以及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在本文中的体现是通过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方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去审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文献查阅法在本文中的体现是通过对马克思本人的分工理论及其相关的论述进行查阅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将马克思的思想家同其它的思想家分工思想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将马克思分工理论运用到当代社会现实的方法。
其他文献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得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系统,更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构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传承本民族
目的探讨半抗原二硝基氟苯(DNP)原位免疫疗法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Ⅲ期或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恶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患者采用
快乐作为人的固有属性,也是人不可或缺的东西,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就对其进行了著述,并提出了自己的快乐主义哲学和快乐主义的伦理观。他所提倡的快乐是内在理性的快乐,
此次新课改涉及高中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过程的变革、课程评价体系的重建等,是一场关系整个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从教师方面
腕表外表壳抛光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抛光力大小的不合理存在工件抛光精度不足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抛光力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以腕表外表壳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从古至今,官方、民间、宗教团体是组织开展慈幼安老慈善事业的三个主要力量。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河北地区特殊的社会地区背景,促使三者
“不学诗,无以言”,我国的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多彩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完美的结构、和谐的声韵,陶醉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学好古诗词对初中学生语言能力的提
为了维护学生体育权利、遏制学生体质下降,通过文献资料法、矛盾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六论学生体育权利,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学生体育权利之源论。权利事业就是正义的事业,维
生态休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通过对生态休闲的狭义涵义的具体分析与对生态休闲的实质、主要特征及其功能的揭示,不难发现,生态休闲对促进人的身心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具有
<正>引发真理标准讨论在全国展开历史的车轮进入1978年时,在拨乱反正的形势下,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早在1977年3月,胡耀邦受命出任中央党校副校长。1977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