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环境污染现已成为全世界瞩目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AnnAGNPS模型对双溪水库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量化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所得结论主要有:(1)根据研究流域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化肥农药施用情况、气象、农作物管理等数据,构建流域数据库。运用2011年总氮、总磷污染负荷验证AnnAGNPS模型在双溪水库流域内的适用性。模型对总氮负荷的模拟能力较强,对总磷负荷的模拟能力一般。总体来说,AnnAGNPS模型在双溪水库流域的氮磷污染负荷应用基本可行。(2)本文运用AnnAGNPS模型对双溪水库流域进行模拟,流域2013年总氮、颗粒态氮、溶解态氮污染负荷分别为224.7t、92.2t、132.5t,总磷、颗粒态磷、溶解态磷污染负荷分别为45.2t、36.3t、8.9t。(3)2013年双溪水库流域月总氮、总磷输出和降雨量都在7月有个小高峰,地表径流、总磷和总氮污染负荷曲线的变化趋势与降雨量基本一致。在该流域内,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相应地这几个月份的径流量、总氮和总磷负荷也比较大,输出结果表现出7月>6月>8月的时间特征。(4)由模拟结果看氮磷污染负荷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相似性,氮磷污染负荷集中在河流两侧及坡耕地。氮磷污染负荷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其输出的污染负荷差别也较大。水田和旱地的单位面积氮磷污染负荷最大,单位面积总氮污染负荷为21-30kg/ha,单位面积总磷污染负荷为4.9-10.8kg/ha,村镇居住地单位面积污染负荷次之,草地和林地单位面积污染负荷最小。(5)本文提出3种管理措施设计方案:减少施肥量、少耕、退耕还林。通过对比分析,采用减少施肥量的措施,对于总氮、总磷均有显著的削减效果,削减率均达到了20%以上;采取少耕措施对总氮、总磷的削减效果一般,削减率在4%左右;采取退耕还林措施,对总氮、总磷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在8%左右。结合双溪水库流域实际状况,为了更好的削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可以采取建立减少施肥量、退耕还林等方法,从而降低由农业非点源造成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