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随着网络信息海量增加,关于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研究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行为研究者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者不断探索网络用户的交互搜索行为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信息搜索,而认知风格作为用户个体差异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成为众多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方向。论文首先对大学生用户的认知风格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①整体型用户占总数的25.8%,中间型用户占总数的56.1%,分析型用户占总数的18.1%。言语型用户占总数的8.1%,双通道型用户占总数的33.2%,表象型用户占总数的58.7%。②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性别、年龄、专业(学科)、不同类别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结果显示,言语-表象型认知风格维度在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素在其他认知风格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③本研究还进行了新西兰大学生与中国大学生认知风格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从中外两种文化中语言符号系统的特点来看,相比母语为英语体系的新西兰大学生,中国大学生更应该倾向于表象和整体的特征,而本研究的结果正好验证了这一点。为了解大学生用户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本研究调研了大学生用户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三大方面十四个小方面的内容,调查结果表明,①信息需求方面,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十分强烈且大部分用户对自己的信息需求表达能力充满自信。大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视频资源、超文本资源及音频资源上。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超文本资源、网络游戏和软件资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更倾向对超文本资源的需求,而男生更多选择网络游戏和软件资源。对于搜索动机,男生更倾向于娱乐所需,而女生倾向于购物所需。②信息搜索的行为习惯方面,大学生用户进行信息搜索时使用最多的工具是国内搜索引擎百度,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大部分用户未使用过搜索引擎的高级检索,用户希望检索系统依据内容的相关性进行排序以便查看,用户一般查看的检索结果的记录数为6-10条,大部分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需要通过3-4步才能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大部分用户未经历过信息素养教育,未听说过布尔逻辑符号,大部分用户认为有时会在信息搜索时遇到“网络迷航”现象。很多用户在进行信息搜索或网络购物时,有自己偏好的网站如百度、淘宝网等。③自我评价和资源评价方面,大学生用户对信息搜索行为的自我评价比较高,认为网络信息搜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网站内容太多,网站的体系分类混乱,用户界面缺少引导等,其中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网站内容太多而影响了用户的注意力导致检索效率不高,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方面,大学生用户认为目前的网络速度太慢,系统响应速度和信息的新颖性全面可靠准确是影响信息查全和查准率的主要原因。这些调研结果初步揭示大学生用户的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和行为习惯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后续基于认知风格的信息行为实证研究提供前期研究支持。最后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认知风格对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过程的两个方面:检索提问表达式的调整和网络导航模式。通过设计实验,经定性和定量研究,从信息搜索行为和认知信息加工两方面对屏幕录像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检索提问表达式的调整方面,从信息搜索行为视角研究发现在查询表达式的提交和调整过程中,整体型认知风格用户在提交查询表达式时比较积极主动,他们提交的表达式的数量比其他类型认知风格的用户都要多,在进行表达式调整时,大部分被试选择新的表达式,而分析型用户却偏向选择增加某一个或几个词组到原有的表达式中。与表象型认知风格者相比,言语型认知风格偏向选择增加、平移和替代词组这样的表达式调整方式,另外,表象型认知风格似乎因为缺少语言表达能力而很少使用词组或短语来修改他们原有的表达式,这可能就是他们更多地使用新表达式和重复提交表达式的原因。从认知信息加工视角研究发现整体型和言语型认知风格用户在进行网络搜索时倾向使用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而分析型和表象型用户则偏向使用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②在网络导航模式方面,从信息搜索行为研究发现整体型用户和表象型用户的搜索时间比分析型和言语型用户的搜索时间长,言语型和分析型用户的浏览网页数和打开节点数比整体型和表象型用户都要多。由于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模式是由搜索者的认知方式来确定的,因此任务类型不同,不同认知风格的用户在搜索时间和浏览网页数、打开节点数方面仍然遵循以上结论。言语型的用户在搜索过程中对搜索结果有些不耐烦,而且有时有挫败感。从认知信息加工视角研究发现言语型和分析型认知风格者对信息搜索结果的处理上以快速扫描浏览为主,很少花时间打开和阅读网页内容。而整体型和表象型认知风格者对搜索结果的处理上更愿意花时间来打开搜索结果并且花费一定的时间仔细阅读,从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论文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政策建议,阐明本研究的贡献、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