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形成原因考略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s78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大鼓广泛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是中国众多大鼓曲种和流派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它起源于沈阳,曾一度盛行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以及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地区,最初有奉天大鼓、奉派大鼓、奉调大鼓、辽宁大鼓之称,后通称为东北大鼓。它有一套完整的唱腔,并陆续吸收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声腔,在长期的传唱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基础资料的仔细研究和对东北学者、艺人的走访调查,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东北大鼓产生的文化内涵,对其正式定名之前所涉及的渊源关系及形成原因进行了考证论述,目的在于阐释清楚东北大鼓形成的真正原因之所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概述了中国鼓词以及东北大鼓大致的发展脉络;第一章介绍了东北大鼓产生的文化根源,分析地区原生文化以及明代说唱词话对东北大鼓产生的影响;第二章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详细阐释了子弟书文化对东北大鼓形成带来的重要影响;第三章分析了时代背景下移民文化带给东北大鼓的影响;第四章利用例证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新型传播手段对东北大鼓走向成熟的重要影响;第五章主要分析考证东北大鼓的正式定名时间以及文化内涵之所在。文章旨在弄清东北大鼓形成的真正原因,以期对中国俗文学的重要分支“中国鼓词”提供众多的新史料和具有学术价值、历史意义的前期成果。对于今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东北大鼓的文化传承和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借鉴意义。保护和守望这片过去的精神家园,不是为了留住历史,留住文化,更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明天文化的创新,文化的自觉,民族的振奋,这也是本论文撰写的另一个目的。
其他文献
铭贤学校于1907年创办,它是在美国欧柏林大学的资助下,由孔祥熙在山西省太谷县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创始人孔祥熙早年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共同乳育,他既打下了坚实的儒学根基,又接
近年来,自贡市坚持关心爱护党员与教育管理党员相结合,注重关心党员成长、提高党员素质、关心党员疾苦、保障党员民主权益,积极搭建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积极搭建平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党员在社会活动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党组织提供咨询、解答和帮助。自2003年6月自贡市率先在全省成立第一个县级党员服务中心以来,目前全市已建立3个县级党员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