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居于群经之首的地位。它产生于殷末周初,流传了将近三千年。自从汉武帝设太学,置五经博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周易》的研究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也就是易学。致力于研究《周易》的取象规则及其象征意义的学问,称为象数之学,研究象数之学的人组成象数学派。目前,国内关于象数易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象数思想本身,关于象数易学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还鲜有出现。本文重点探讨了象数易学与西汉政治、自然科学的关系,几个相关问题放在余论中讨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易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宣帝为证明自己“受命于天”,在运用法治深刑强化权力的同时,推崇儒术,缓和矛盾,笼络人心,大力宣扬灾异祥瑞,致使天人感应的神学迷信迅速在思想界占据了支配地位。易学是汉代社会意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时代之外的孤立现象,它直接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与西汉帝国高度封建专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它是时代政治的产物。西汉象数易学以孟喜、焦延寿和京房为代表,象数易学对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大胆地吸收,运用象数理论建立起了一整套推天道、明人事的象数易学体系,成为了西汉易学的主流。西汉后期出现的《易纬》,对西汉象数易学所取得的成绩做了总结和完善。孟喜解释《周易》的根据是阴阳学说,开创了象数易学中的卦气说。京房的易学灾异思想是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继承。不同之处在于,董仲舒是通过《公羊春秋》体认天意,京房是通过《周易》体认天意。象数易学将当时的自然科学引入其中是它的一大特色,为封建政治伦理作论证也是其特点之一。此外,象数易学对汉代哲学、经学、思想文化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汉代象数易学的学习研究,是发掘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内容,也是汉代历史研究和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