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快速检测、原位检测、灵敏性高、灵活性好等特点,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成为了一种有吸引力的分析手段。其中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在微型化和精细化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这使得它在生物分析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不仅可以对分析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可以进行动态在线监测,为指导植物生长、生理机制探究、医药应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本论文通过碳纳米管、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快速检测、原位检测、灵敏性高、灵活性好等特点,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成为了一种有吸引力的分析手段。其中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在微型化和精细化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这使得它在生物分析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不仅可以对分析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可以进行动态在线监测,为指导植物生长、生理机制探究、医药应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本论文通过碳纳米管、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氮化硼、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金属纳米粒子等来改性碳纤维微电极阵列,并构建了三种新型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用于一些生物样品的测定。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金纳米粒子/单壁碳纳米管-六方氮化硼复合物修饰的碳纤维微电极阵列(Au NPs/SWCNT-h BNs/CFMEA)同时测定褪黑素和肾上腺素。官能化的单壁碳纳米管与六方氮化硼形成复合物(SWCNT-h BNs),修饰到制备好的基底碳纤维微电极阵列上,再通过电沉积的方式把金纳米粒子(Au NPs)沉积到电极的表面形成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Au NPs/SWCNT-h BNs/CFMEA。对电极进行表征和制备条件优化后,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肾上腺素和褪黑素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肾上腺素和褪黑素可以达到很好的分离和响应。实验发现Au NPs和SWCNT-h BNs对肾上腺素和褪黑素的电化学氧化过程有高催化活性。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分别和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褪黑素,单独测定的肾上腺素的线性范围是0.8-30μM,检测限为6.77 n M,褪黑素的线性范围为1.5-100μM,检测限为89.4 n M。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褪黑素的线性范围为0.75-40μM和0.75-40μM,检测限分别为33.9 n M和62.2 n M。将该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同时测定肾上腺素和褪黑素,回收率良好。(2)纳米铁酸钴/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修饰碳纤维微电极阵列(Co Fe2O4/MXene/CFMEA)灵敏测定黄嘌呤。采用恒电位安培法将经过刻蚀、剥离的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修饰到制备好的基底碳纤维阵列电极上,再将纳米铁酸钴(Co Fe2O4)沉积到电极上构建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Co Fe2O4/MXene/CFMEA。对该电化学传感器进行表征和条件优化,然后研究黄嘌呤在其上的电化学行为。通过实验得知,MXene和Co Fe2O4可以很好的增大黄嘌呤的氧化峰电流,提高电极电化学活性,催化反应进行。通过方波伏安法研究了黄嘌呤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该传感器对黄嘌呤有宽的线性范围响应,达0.05 n M-10μM,很低的检测限为8.71 p M(S/N=3)。该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重复性、稳定性,成功运用于灵敏检测虾样品中的黄嘌呤。(3)蒙脱土/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氮化硼复合物修饰碳纤维微电极阵列(MMT/RGO-BNs/CFMEA)同时测定色氨酸和水杨酸。氧化石墨烯和氮化硼的复合物通过电化学还原到制备好的基底碳纤维阵列电极上,然后用循环伏安法用蒙脱土对电极进行改性,得到一种新型阵列纳微电化学传感器MMT/RGO-BNs/CFMEA。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色氨酸和水杨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两者可以实现峰分离且具有好的电化学响应。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色氨酸和水杨酸进行电化学测定,单独测定的色氨酸的氧化峰电流和浓度的线性范围在0.01-10μM,检测限为0.88 n M,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0.45-30μM,检测限为90.84 n M。进行同时测定得到的色氨酸和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6 n M-3.9μM和0.4-10.5μM,检测限分别为0.93 n M和101.51 n M。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成功用于盐胁迫对植物中色氨酸和水杨酸的含量影响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与意义组织纤维化和严重的瘢痕形成是创伤愈合过程经常发生的不良事件,如果是发生在主要脏器会危及生命,大面积发生在体表会影响皮肤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而发生在颜面部位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信。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TGF-β超家族主要成员之一,在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阻断TGF-β1活化的TGF-β/Smad信号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脂毒性疾病,其中肝脂肪变性和氧化应激是关键的致病特征。近年来,我国NAFLD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在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上与肥胖有关。迄今为止,NAFLD的治疗仍是基于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治疗,尚无批准治疗NAFLD的特效药物。因此,探索NAFLD的发病机制将为临床药物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
目的:从整体角度利用数据挖掘探讨番木瓜叶(CPL)多成分协同,通过多靶点和多器官治疗不同类型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一、CPL化学成分、靶点的数据挖掘及贫血分型的建立。1)通过Pub Med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检索CPL化学成分,构建化学成分数据库;2)通过Pub Chem数据库获得化合物的SMILES结构和“sdf”格式,使用Rcpi R包对化合物按照结构相似性进行聚类;3)利用TCMSP、P
纳米介孔材料的设计和合成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备受关注。与传统的实心纳米颗粒相比,非实心颗粒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和客体负载量高等优点。可渗透的中空结构不仅可以提供反应微环境,而且可以有效地分离物质,体现了这类纳米材料活性高,选择性强的特点,使其在催化,能量循环,药物存储和电化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除内部结构之外,纳米材料外部形态的不对称性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因为各向异性颗粒具有高度复杂的形态
目的:本研究制造出了一种智能响应型纳米粒,适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靶向递送和智能响应性释放。在该纳米递送系统中,最外层红细胞膜(RBC)整合了各种功能组件,包括叶酸(FA)配体修饰的靶向功能和聚乙二醇(PEG)修饰后的长循环功能;模型药物阿霉素(DOX)的化疗功能;聚多巴胺(PDA)近红外激光触发功能;二氧化锰(MnO2)微环境响应调节功能以及磁共振成像诊疗功能。方法:我们通过液相共沉淀法制得纳米级M
肥胖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疾病,与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Orlistat是FDA批准的唯一OTC抗肥胖药,但现已因肝肾毒性而被FDA警告。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抗肥胖药物。COST(平均Mw≤1000Da的壳寡糖)是由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结合而成的天然产物。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COST降脂功能研究,前期实验表明COST具有良好抗肥胖作用,可有
目的:诱导Survivin抗原MHC-Ⅰ类和MHC-Ⅱ类表位肽的淋巴细胞,探究MHC-Ⅰ类和MHC-Ⅱ类表位肽诱导的淋巴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功能特点。方法:一、用Net MHCIIpan 4.0和SYFPEITHI两个预测T细胞表位的在线预测系统对小鼠Survivin抗原15个氨基酸的MHC-Ⅱ类表位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MHC-Ⅱ类表位肽进行合成,制成肽疫苗,免疫C57BL/6野生型小鼠,分离
研究背景:为了解决单一化疗选择性差、副作用大的临床治疗问题以及普通纳米粒在临床上的乏力表现,近几十年来开发了许多纳米载体系统,其治疗效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肿瘤复发中涉及耐药性和转移,因此单一化学疗法不再能满足多样化的治疗需求。最近,氧气供应纳米系统被证实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治疗效果,运用这一概念将化疗-热疗法为主,氧气供应为辅,二者结合作为一种协同方法可能成为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本课题构建
现在人们多数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高,持续的应激反应导致生活不规律,出现睡眠不足或质量下降等症状,此时机体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来维持内环境稳态。长期过度的应激反应更会使体内昼夜节律生物钟紊乱、进而导致神经功能调节失调、激素水平失衡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紊乱。随着应激程度的加深和应激时间的延长导致机体自我调节修复的失代偿,将进一步诱发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病变和紊乱,如焦虑、失
肉类和鱼类因其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等,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但是,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分解,微生物通过释放氨基酸脱羧酶而产生生物胺(Biogenic amines,BAs),其新鲜和腐败程度常以BAs的含量作为质量控制的评判标准。然而鱼肉中一些BAs含量较低,且样品基质较复杂,通常需要通过合适的前处理技术以富集分离和纯化,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仍是固相萃取技术。但是常规的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