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广泛兴起于东西方的哲学界,并在我国理论界引起高度的重视,经济哲学是哲学与经济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实践的现实要求。马克思堪称是经济哲学研究的典范,当前我国经济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继承马克思所开创的优良传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结合起来系统的研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吸收和批判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哲学,挖掘和深化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科学内涵,以及发挥它在当前重大经济问题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因此,当前对经济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应该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哲学,不断地拓宽和加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内容,在对它的科学内涵的整合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经济哲学学科体系,实现它在现今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本文主要通过从经济哲学的维度分析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充分发掘马克思经济哲学理论的内涵,寻求对经济哲学理论的自觉运用,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深层次的思想借鉴。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且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马克思经济哲学产生的现实和理论基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古典经济学与哲学的理论根源;然后分析了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研究方式—实践的方法、辩证历史的方法、矛盾分析法、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第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核心思想。一是马克思经济哲学观的确立,包括哲学世界观萌芽阶段及向经济领域的长入;二是对异化劳动理论的探析,指出马克思四种异化劳动的类型及其与私有财产的关联性;三是对资本的分析,介绍资本的产生和本质;四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理论,全面地论述了资本与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剥削的关系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第四部分,分析了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历史地位。首先,提出马克思经济哲学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其次,阐述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典型人物有卢卡奇、罗默和伊格尔顿;再次,指出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思想为经济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第五部分,揭示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当代意义。一方面是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理论意义:开创了理解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视角;提供批判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指导思想;为研究具体的经济学理论提供方法论。一方面是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实践意义:为正确认识当代经济全球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设计提供方向性指导;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宏观指引。第六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和不足以及在后续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