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eo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不仅是幼儿教师队伍的重要储备人才,也处于职业认同发展关键期和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他们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程度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学习热情和学习投入;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专业素质发展,进而影响其职业生涯规划。因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幼儿教师教育程度差异等,致使现有幼儿教师水平良莠不齐。而幼儿教师素质低下、文化水平低、职业认同低是“虐童”案频发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及时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素质水平和职业认同,进而杜绝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有研究表明,培养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关键期在于职前,但纵观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幼儿教师职后研究,研究职前幼儿教师较少,或已有职前研究主要是中职生、职高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专门研究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较缺乏。本文将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分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行为四维度。对432名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他们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和部分影响因素。利用描述统计和差异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1)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上等;(2)就业形势、自身兴趣和专业氛围是影响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薪资报酬低、工作压力大和自己不适合是转岗的重要原因;(3)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报考原因差异、年级差异、独生子女差异、中学毕业院校差异、学生干部差异和学业差异,具体而言,因兴趣爱好填报的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显著高于被学校调剂的师范生,越低年级师范生、非独生子女、毕业于职业高中、学生干部和学优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更高。(4)性别、户籍、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否是教师变量在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学生层面应了解专业背景、明确选择动机;明晰自身特点、规划就业目标;理论联结实践、奠定职业基础。高职院校层面,应坚持学生为本、引领学生发展;注重教师培养、提升专业认同;创新课程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政府部门层面应提升幼师薪资、促进职业认同;增加教育编制、拓宽晋升渠道;完善教育立法、加强体制监管的协同策略,共同助力提升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
其他文献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的要求,2012年10月11—12日,湖北省民政厅在襄阳市保康县召开现场会,对全省因灾倒房恢复重建暨受灾困难群众冬春生活安排工
2011年12月30日.由公众投票参与的“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结果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揭晓.入选的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是:
学业拖延多发生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指个体意识到拖延会带来消极后果,但依旧自愿推辞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学业拖延会对高中生的学习和适应带来严重消极影响——拖延行为导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独特的“生命密码”和“健康根柢”,纪录片在‘历史真实’中演绎的‘艺术真实’重组了中医药文化的记忆逻辑,以“镜像缩影”突破其秘而不宣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