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民政部在全国联合开展以“保护儿童,告别流浪”为主题的“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以来,各地按照行动要求,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告别流浪、回归家庭。然而目前我国各地流浪儿童的救助方式仍然主要是民政系统下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提供的临时性的食宿供给和返乡护送。那些长期流浪街头的未成年人获得临时救助和返送回乡后,由于导致他们流浪的家庭和社会功能的缺失,因此,实际救助效果有限,重复流浪率一直高居不下。如何妥善安置那些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屡送屡返的少年儿童是工作人员一直面临的难题。不论是从儿童根本利益的维护角度出发,还是考虑到儿童的安全,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的探索和完善,对于使流浪儿童真正回归主流社会,建立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利于改善民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03年8月,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下,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救助流浪儿童的“类家庭”在郑州建立。实践证明,郑州“类家庭”救助模式已取得了良好成效并在全国各地开始推广,本文研究正是基于对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的关注,首先,在文献回顾和救助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指出传统临时救助模式的局限性,引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其次,阐述和分析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的概念、类型、特点及意义。再次,以X市救助管理站为例,对X市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的运作进行研究,同时,基于笔者在救助机构的实地观察,并结合访谈资料,对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目前面临的困境及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流浪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完善我国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的建议,使流浪儿童真正回归主流社会。“类家庭”作为流浪儿童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救助方式与传统的临时救助模式相比能够为流浪儿童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流浪儿童“类家庭”救助模式在现实运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谣言的类型和传播形式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从过去的口口相传,到现代的互联网世界,谣言的威力逐渐变强。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谣言又与微博擦出了新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体质水平呈现的下降趋势与社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形成了鲜明的矛盾。青少年学生的健康问题早已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必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区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明显,成为了社会成员们的重要活动舞台,青少年们也生活在社区中,社区与青少年成长息息相关。我们知道,青少年要想
采用液相氧化还原的方法,制备了适合于锰酸锂合成的高密度、高纯度球形化学二氧化锰。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pH值、加料速度是影响生成物物理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为应对互联网通信的巨大需求,IT行业产生的即时通信软件越来越复杂多样,比如微软著名的即时通信软件MSN,有着巨大影响的即时通信工具腾讯QQ以及手机交谈通道微信。基于互联网
目的:通过对早孕多胎妇女血清中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人胎盘生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的测定,探讨其与多胎的关系
<正> 高速摄影资料表明,用柱形药包在具有两个自由面的中硬以上岩石的爆破中,岩石破裂和移动时间为5~10mS,爆炸产物从孔口逸出的时间为12~30mS,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对起爆系统有
嘉定县由于自然环境因素,明清时期一直以植棉为主,棉纺织业也相应发展起来,但是到了清后期嘉定县棉纺织业开始衰落。正是由于嘉定县棉纺织业发展的典型性,本文主要立足嘉定县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十九世纪俄罗斯晚期浪漫主义乐派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他一生共创作有83首艺术歌曲,这些艺术歌曲堪称欧洲艺术歌曲宝
目的:分析肥厚性心肌病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