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m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出版技术以及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阅读产品以其快捷、方便、互动以及价格低廉等优势,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欢,我国的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也呈大幅增长趋势,可以说,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数字出版的发展,而高校出版社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出版社来说比较特殊,它不但具有教育出版的性质,同时也具备专业出版的功能。陕西作为文化和教育大省,其高校出版社在服务陕西以及全国的教学科研、继承并发扬陕西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论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对高校出版社和数字出版的概念做了界定。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以及陕西省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整体概况。第三章主要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了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优势主要包括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人才优势;劣势主要包括出版社自身实力较弱、发展数字出版的行动比较缓慢、缺乏发展数字出版的整体规划、对自身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资金运作水平低以及缺乏懂出版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发展数字出版的外部机会主要包括良好的国内外数字出版大环境、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不断上升、数字出版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教育信息化趋势加快等;外部威胁主要包括政府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技术标准难以统一、版权保护技术不成熟以及赢利模式不清等。第四章主要通过介绍国内外优秀教育出版机构发展数字出版的经验,以得到陕西省高校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启示。第五章是论文的重点,主要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陕西高校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思路和对策,认为政府层面需要制定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加大对数字出版的扶持力度,此外,也应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为陕西省数字出版社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层面需要明确自身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增加对数字出版基础设施的投入、整合开发优势内容资源、充分利用陕西数字出版基地平台以及与高校联合培养新时期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等。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发展水平,不仅代表着陕西本身,同时也代表了西北地区高校出版社的数字化水平,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针对目前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相关研究却非常少,论文主要通过对陕西省7家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了解陕西省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使陕西省高校出版社的数字化进程更加顺利。这不仅对陕西以及西北地区高校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弥补了陕西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方面研究文献的不足。
其他文献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是我国“诗圣”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的一首“感时抚事”之作。诗人因看到了李十二娘舞剑器,唤起了对公孙氏年轻时的美貌及精湛舞技的回忆,引起了
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这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更加健康,还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更能提高他们
从实践观点来看,写作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词汇贫乏,语句表达中出现大量的中式英语,究其原因在于受自然语言环境的限制,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严重不
广义预测控制,是模型预测控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算法之一。它在自适应控制的研究中发展起来,保留了自适应控制方法的优点;同时,由于延用了多步预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等策略,该算
以红砖这一建筑材料为设计线索,对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体育中心景观设计项目进行解读,提出了校园广场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文化传承在校园景观规划中的重要性,引发出红砖在景观
研究背景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是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第三大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CINIII和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miR-34a、P53及CDK4(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依赖性激素酶4)表达水平的差异,从而探讨宫颈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探索宫颈癌早期诊断
开发了一种石脑油加氢精制催化剂LY-2010,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直馏石脑油为原料,在360mL绝热评价装置上对LY-2010与国内参比剂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在重整预加氢反应
农区养羊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当前羊肉需求量急剧增加、羊肉品质要求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在大多数农区的山地林地实行封山禁牧和玉米秸秆大量焚烧浪费的养殖环境下,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特别是东北亚外交已经走过70年的风雨历程。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外交与共和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息息相关。作为东北亚主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