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统治时期德国的反犹宣传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nm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宣传入手,讨论了纳粹政权借助高度协同一体化的宣传机器传播反犹意识形态,强化德国社会存在很久的反犹思想,形成普遍的反犹共识,并指出这是二战背景下纳粹党的犹太政策发生从驱逐迫害到“最终解决”巨变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在长时段上考察了纳粹政权反犹宣传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背景,指出20世纪初,德国公共领域的进一步扩大转型一方面增强了纳粹党上台之后进行政治宣传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给政治宣传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舞台。反犹主义在德国长期存在,犹太阴谋论也不是纳粹党的首创。在威廉帝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反犹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带上了种族主义色彩,这可以说是纳粹党的反犹理论最直接的意识形态源泉。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纳粹政权反犹传机器的建造过程,包括纳粹党上台执政之后实现德国传媒行业的意识形态统一和行政管理集中,还有主要反犹“理论家”和主要的反犹宣传手段。正是有了高效率的宣传机器和强大的宣传“理论家”,纳粹党才能够把领袖与无数普通德国民众直接联系起来,反犹主义从而通过日常的宣传活动持续地渗透所有宣传对象,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观念和态度。反犹宣传的具体内容与纳粹党的政治目标以及二战战局的演变密切相关,反犹主义一方面是纳粹党认识历史的棱镜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它解释新闻事件的重要依据。纳粹政权面临的战场局势不断恶化,伴随这一过程的是犹太阴谋论与新闻事件越发紧密的结合,以及纳粹对犹太问题认识的不断激进过程,还有纳粹党的犹太政策从驱逐迫害到种族灭绝的剧烈转变。毫无疑问,纳粹政权的反犹宣传有着巨大的效果。二战爆发之前,长期的反犹宣传强化了早已存在的反犹主义意识形态,促成了普遍的反犹共识。在二战背景下,反犹主义是纳粹党解释新闻事件的主要依据,反犹主义深刻渗透了德国民众对“犹太问题”的看法,为纳粹党的犹太政策实现从驱逐迫害到“最终解决”的巨变打下民意基础。最后,在二战之后,反犹宣传和大屠杀一直引发人们的思考,留下了所谓的奥斯维辛遗产。
其他文献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可慨括为以"致中和"为思想主旨,以"至诚之道"为实现路径,以"慎独与固执"为修道方法,以"过犹不及"、"执两用中"、"
换位思维,作为一种主体通过转换立场来认识客体、反思自身及与客体关系的重要思维方式,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具有很强实践作用的。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本文从大学生活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荆州市城区的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有肌肉拉伤、擦伤、骨膜炎、关节扭伤等损伤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氯苯甲酰氯分别与苯、氯苯和氟苯经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合成了4-氯二苯酮(CBP)、4,4’-二氯二苯酮(DCBP)和4-氯-4’-氟二苯酮(CFBP),收率都在93%以上,粗品含量在98%以上
近日,由工程建设公司承建的厄瓜多尔安第斯石油公司T区块S号井场项目按期完工,并顺利通过安第斯石油公司验收。这是继1月25日顺利执行3号井场项目基础上,工程建设公司实现的又一
综述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发展,主要包括有机硅、有机硅-环氧树脂、有机硅-丙烯酸酯和无机纳米SiO2对水性聚氨酯改性的不同方法和特点,相应地介绍了这些改性水性聚氨
本文阐述了钱学森院士首倡思维科学远见卓识和战略意义,结合笔者三十多年来开发思维科学培训教材、编写语文思维训练教材、开展学生创新素养培养课题研究的实践,论证了思维科
信息时代网络空间中的共犯行为发生了"异化","一对多"的共犯模式成为常态,导致共犯的从属性降低。司法实践逐渐摸索出了共犯行为正犯化的定性解释模式,并且逐步为共犯行为构
当前,金融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金融渠道、金融平台的多元化使得金融同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以“为金融实体经济服务”为主的晋江银行业、特别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