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包括肾盂癌、肾集合管癌和输尿管癌,占整个尿路上皮肿瘤的5%,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术后定期膀胱灌药治疗。手术范围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侧肾功能、肿瘤部位及生长方式、分期、分级来确定。对于高分期、高级别的肿瘤应行患侧肾、输尿管切除术+膀胱袖套状切除术(半尿路),对于对侧肾功能不全、孤立肾或双侧肿瘤时,选择保留肾脏手术。开放性半尿路手术由于需切除器官,手术范围大,损伤大,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长,临床医师在选择该项手术方式前往往非常慎重,对于术前明确的定性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前定性诊断提供相应临床资料。【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2例确诊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患者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3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41~75岁,平均64岁。左侧21例,右侧11例。肿瘤位于输尿管10例,肾盂21例,肾盏1例,32例患者均无膀胱肿瘤,伴有腰痛病史5例,有腹痛病史1例。32例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其中泌尿系B超显示不同程度肾盂积水或上段输尿管积水,6例肾盂癌患者泌尿系B超显示肾盂内低回声肿物。28例患者术前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21例患侧不显影或显影不清,6例提示输尿管充盈缺损,1例示未见明显异常。32例患者中有30例术前行CTU检查,其中26例检查报告示肾盂内或输尿管内软组织占位影,考虑肾盂癌或输尿管癌,1例报告示肾盂肾盏破坏,考虑肾结核,3例报告示患侧输尿管管壁增厚,其余未见明显异常。2例对造影剂过敏者行MRU检查,均显示输尿管内软组织占位影,上段输尿管扩张。32例患者术前均行尿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检查,其中28例患者为阴性(镜下可见上皮细胞及炎细胞),4例患者为阳性(镜下可见核大、异形、深染的肿瘤细胞,考虑尿路移行细胞癌)。25例患者术前行尿FISH检查,其中5例尿FISH检查结果阳性,另外20例均为阴性。32例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膀胱镜检查,均示膀胱内未见新生物、溃疡或结石,8例可见患侧输尿管口喷血,所有患者均同时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其中1例静脉肾盂造影正常,CTU检查无法准确定位患者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检查,结果示未见明显异常。所有32例患者均行膀胱镜下逆行输尿管插管冲洗液TCT细胞学检测,有30例患者该项检查结果为阳性(镜下可见核大、异形、深染的肿瘤细胞,考虑为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2例阴性(镜下可见尿路上皮细胞、组织细胞及炎细胞,个别细胞核大,请结合临床,必要时再送检)。2例阴性患者进一步行患侧输尿管镜检+取活检术,活检结果回报为尿路移行细胞癌。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31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膀胱袖套状切除术。1例对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输尿管肿瘤段切除+端端吻合术。32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回报均证实为尿路上皮癌。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论】临床对于上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术前诊断,泌尿系B超、静脉肾盂造影、CTU、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作为常规基本检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影像学检查往往具有较好的定位诊断,而定性鉴别诊断能力不足,因此亦有其局限性。尿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尿脱落细胞检测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相对较高,但费用昂贵,且只能作为术前筛查,不具有定性诊断的功能,目前尚不能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作为上尿路上皮细胞癌术前定性诊断的金标准,输尿管镜检已经受到泌尿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它不但可直接观察到输尿管全程及肾盂内情况,还可以确定病变范围及形态,可同时取活检明确病变性质,是诊断上尿路上皮细胞癌的可靠方法,但其受到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限制,费用高,检查本身可能带来并发症,属于有创检查,不宜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上尿路上皮细胞癌的术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常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特异性高,敏感性低。我们通过逆行输尿管插管,将输尿管导管远端以刀片刻出划痕以增加摩擦面积,切断远端导管置入标本液后先离心再行细胞学检查的办法均能有效的提高术前诊断敏感性,从而为手术方式的选取提供最直接的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