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空巢家庭问题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步向老龄化社会转变。伴随人口基数的增长、城乡发展的失衡,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一农村、城市“空巢”家庭数量不断增多。自步入21世纪以来,“空巢”家庭在我国现有家庭中的占比越来越大。“空巢”家庭带来的社会问题也随之显现并逐渐为人们所关注。  目前,我国的“空巢”家庭分为两种模式,即农村“空巢”家庭和城市“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作为较早的“空巢”家庭模式,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弟的无人看护及照料以及受教育权方面的难以保障,使得我国在未成年人教育及祖国未来人才培养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及冲击。不仅如此,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增加也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与此同时,农村老人的“养老难”问题成为阻碍当前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桎梏。而城市“空巢”家庭的增多所产生的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则更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带来了不小的隐患。目前看来,与农村“空巢”家庭相比,城市“空巢”家庭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伴随着城镇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离家求学和生儿育女,旧时的大型家庭模式正逐步转化为小型家庭模式,导致的结果则是城市“空巢”老人难以适应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转变,晚年生活变得单调、冷清。这对他们的身体及心理都造成了直接的不良影响。再者,城市养老体制的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也使得“空巢”老人的窘境逐渐被拖延直至遗忘,最终的结果便是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本文针对“空巢”家庭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以农村“空巢”家庭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和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并由此过度至对于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在分析论述中,将“空巢”家庭中的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划分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弟两大群体。分析他们现有的受教育情况及生活状况,发现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最后,结合城市“空巢”家庭和农村“空巢”家庭的共性与特性,通过对现有问题的比较分析而得出结论:“空巢”家庭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必须予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他文献
盗匪,作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及他人财产和生命的非法掠夺者,古已有之。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面临着内乱外患的双重窘境。其一,农村经济落后,加之灾害接连发生,造成灾民不计其数。而军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金融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成员国的金融安全和金融利益。本文通过考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展演变过程、制度设计以及
学位
本文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考察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中国网民政治参与的影响。网络培养了不同于以往的公民舆论和政治人,它们构成了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形态。网络舆论以其自主性
过渡时期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长期研究并存在很多争
冷战后,作为小国集团的东盟在东南亚地区享有超出其实力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基于对东南亚地区形势的把握和判断,东盟推行了大国平衡外交。本文以东盟大国平衡外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