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本清张是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开创人,他的作品一般以真实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反映日本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犯罪行为背后的社会根源。松本清张代表作之一的长篇推理小说《砂器》创作于1961年,1974年被改编为电影。电影在1980年被引进到中国,受到中国观众的广泛欢迎。本论文运用翻译目的论和传播学,比较分析《砂器》小说中译本和电影翻译汉译时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对《砂器》在中国接受的历史发展及现状进行深入挖掘,以期更进一步接近松本清张文学的实质。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对本课题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说明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今后的课题。第一章主要分析小说《砂器》中译本的时代背景和出版状况,并分析其翻译策略。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后,大量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及电影。1980年,改编自小说《砂器》的同名电影在中国上映,并在国内掀起松本清张热。以此为契机,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开始在中国被大量翻译出版,受到广泛欢迎。二十世纪80年代,是松本清张文学进入我国的初期阶段,出版多部中译本。《砂器》在我国有三个译本:1985年由曹修林翻译,1998年由孙明德、江崇永、章吴一联合翻译,2007年由赵德远再次翻译。本稿运用翻译目的论理论,对这三个不同时期的译本进行分析后得知,曹修林和孙明德·江崇永·章吴一的译本有使用直译的翻译策略的倾向;而赵德远的译本中意译的翻译策略倾向更为明显。第二章主要对电影《砂器》的翻译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电影是大众化媒体,相对于小说来说受众面更加广泛。然而,电影受画面和时间的限制,有瞬时性、平易性、无注释的特点。本稿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电影《砂器》台词的中文翻译的特点。由于译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出者,所以译者将源语言翻译至目标语时,遵循了忠实性原则。另一方面,信息的传递受噪音的影响,需要译者通过降噪来实现效率性。本稿结合具体的台词翻译实际,对电影《砂器》在台词翻译中,如何减少原文信息的损失,如何通过增加冗余和重复来降低噪音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对译者如何在电影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传达适合观众信道容量的信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第三章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梳理,进一步论述《砂器》在中国的接受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砂器》在中国受众范围广泛。《砂器》的读者对小说中日本社会生活的描写更感兴趣,这体现出文学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从近一半的回答者阅读过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来看,《砂器》在内的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在今后仍会保持生命力。第二部分对小说《砂器》和电影《砂器》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挖掘两者翻译特点。虽然小说和电影的中译版传播都很成功,但由于二者媒体不同,翻译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不同:电影台词的翻译更倾向于意译,更加口语化表达,以满足一般电影观众的需要。最后是结论部分。《砂器》在被介绍到中国后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并获得中国读者的喜爱。而《砂器》的传播过程中,译者的作用不可忽视。译者在翻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能直接影响到翻译结果并最终对作品的受容效果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