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hepatitis B viruses)感染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原因。长期的HBV感染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损伤使肝细胞反复坏死和再生,致使产生肝细胞再生结节、肝硬化乃至发生肝癌。在这过程中,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其中细胞免疫尤其是T淋巴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 regulatory T cell,Treg)是CD4~+T细胞亚群,特异性表达转录因子F OXP3,可分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及白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等细胞因子,抑制效应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35属于IL-12家族,目前研究证实IL-35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在某些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及肿瘤中发现IL-35的表达,但其在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Treg和IL-35在具有HBV感染背景的肝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阐述其可能的机制。本实验收集解放军第309医院肝胆外科2015.04-2015.12手术切除的54例成对肝癌与癌旁组织标本,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肝癌、癌旁肝组织中Treg及IL-35两亚基p35和Ebi3的表达。进一步用RT-PCR检测肝癌、癌旁中IL-35两亚基p35和Ebi3的表达。最后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肝癌患者外周血中IL-35的含量,并选取15例诊断为肝血管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癌患者外周血中IL-3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癌患者外周血中IL-35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密切相关。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癌细胞质表达p35及Ebi3,推测肝癌细胞可能分泌IL35。4、肝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Treg水平高于正常人,并且外周IL-35水平与Treg水平具有相关性。5、WB及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肝癌组织中p35及Ebi3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但与用PCR技术检测的Ebi3和p35的mRNA水平不一致,推测在p35及Ebi3基因转录水平受到某种调控,致使两者蛋白表达量与基因水平存在着差异。通过本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及肝癌组织中含有大量的Treg细胞,Treg可能参与了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2、IL-35两个亚基p35及Ebi3的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反,可能在肝癌组织中p35和Ebi3两种蛋白在转录过程中发生着某种调控,导致蛋白表达与mRNA水平不一致。3、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IL-35的水平与Treg细胞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4、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IL-35的水平较高,推测IL-35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初步证明Treg及相关性细胞因子IL-35可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肝癌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