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仍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由于燃煤设备和燃烧技术的相对落后,带来了煤燃烧效率不高和环境污染严重两大问题。因此,煤的近零排放利用系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以CO2接受体法为基础的近零排放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近零排放煤气化燃烧利用系统,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这个系统中,煤被加入压力循环流化床气化炉里以水蒸气为气化介质进行部分气化产生H2、CO和CO2。在以CaO作为接受体吸收CO2并放出气化反应所需的热量的同时,CO也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被转化。气化过程所产生高纯度氢气供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煤经部分气化后所剩的低活性焦碳和吸收CO2后产生的CaCO3一起被送入循环流化床燃烧炉,焦炭和燃料电池所排出的含氢尾气燃烧提供CaCO3分解所需的热量。燃烧炉产生的高浓度CO2与其他污染物(SOx、NOx等)一起经余热发电后综合处理,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近零污染物排放。    本文对该系统的一种典型方案做了计算,得到该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能达到66%左右。分析了该系统中各部分参数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发现当碳转化率提高时,该系统整体发电效率也随之提高;当提高系统压力,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也将随之提高。展望了采用先进制氧技术——ITM高温制氧后对系统效率的改善。最后,比较了在相同初参数下该系统与IGCC系统的效率,显示了该近零排放系统的优势。    本文对当系统采用常压燃烧时燃烧炉中的两个主要反应——石灰石的分解反应和半焦燃烧反应做了初步的试验研究。在热天平上进行了石灰石热解试验,得到了不同气氛、不同粒径下石灰石分解的TG曲线,并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在我们所自行搭建的小型流化床上进行了半焦燃烧试验,得到了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气氛以及不同半焦的燃烧特性曲线。为对燃烧炉内反应过程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