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行政机构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其政府规模的适度化改革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众能否享受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以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目前,我国的乡镇政府规模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度问题,不进行改革势必会影响它的正常运行,必定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结合乡镇政府规模的历史沿革,从政府的行政理念、政府职能、行政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政府的财政支出、政治、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地理、人口等影响因素对乡镇政府适度化构建进行研究,特别是阐释了少数民族地区乡镇政府的一些特殊影响因素。针对乡镇政府面临的乡镇内设机构臃肿、人员庞大,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多,行政支出过度,行政效率低下,政府规模地域间发展不平衡等不适度的表现,较深入地分析引起了乡镇政府规模不适度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是:“大政府”的管理思想和“法治”理念的缺失;政府自身利益的扩张;社会和市场的不发达;官僚制及约束制度的软化等。在指出了乡镇政府规模不适度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乡镇政府适度规模构建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明确乡镇政府适度规模构建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它贯穿整个乡镇政府规模构建的整个过程,也决定着乡镇政府规模构建的最终效果。其次是乡镇政府适度规模构建的具体途径。一是要站在全国的高度对乡镇政府的管理幅度进行调整,即合理调整乡镇行政区划,适当撤并乡镇;二是要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因地制宜地设立乡镇政府机构;三是着力创新配套制度安排,拓展相关人员分流途径,减少人员分流的压力,保证乡镇政府人员精简合法、合理、合情;四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形成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补充,减轻乡镇政府的一部分负担;最后就是建立乡镇政府规模扩大的复合约束机制,用制度和机制来巩固乡镇政府适度规模构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