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感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的人地关系,研究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规律,对于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效益,加强旅游管理,强化旅游市场拓展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旅游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来各种社会的、文化的冲突、碰撞和变迁。不同类型民族旅游社区不同民族居民,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而以往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因素及模型与机制研究——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NO.41271158)的资助下,选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百色市城区混居型、那坡县独居型两种旅游社区为案例地,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方法,以旅游社区不同民族居民地方感差异作为研究主题,采用SPSS、AMOS等软件,结合深度访谈,根据实地抽样调研资料进行数量统计分析,以动态思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探索同一旅游社区汉族和壮族居民之间以及不同旅游社区壮族居民之间的地方认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差异特征和规律,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旅游产业的市场拓展、产品开发提供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阐述研究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差异的意义,分析论文主要的理论基础,综述地方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探讨地方感理论并建立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的态度结构模型;探讨地方感三大组成要素地方认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的类别;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社区居民“本土化”的地方感测量指标体系;研究同一旅游社区汉壮族居民以及不同旅游社区壮族居民之间地方认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的差异特征和规律;分析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的效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建议。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建立了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要素概念模型。认知成分是居民对社区的认识和评价,情感成分是居民对社区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行为意向成分是居民对社区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地方认知、地方依恋、行为意向分别对应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要素。(2)少数民族独居型旅游社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而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型旅游社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自我”保护意识更强。百色城区壮族居民比百色城区汉族居民更重视“自我”,那坡壮族居民比百色城区壮族居民更重视“自我”,说明旅游社区壮族居民和汉族居民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壮族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而聚居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比混居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自我”保护意识更强,这是由于居民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程度的差异引起的,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外来旅游者要重视原始民族村寨居民的风俗习惯和行为偏好。(3)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社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比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社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更具有“排他性”。百色城区汉族居民较百色城区壮族居民对“他者极”的认知度更高,说明同一旅游社区中汉族居民比壮族居民更容易接纳外来旅游者;百色城区壮族居民比那坡壮族居民对他者极的认知度更高,这说明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社区中的壮族居民比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社区的壮族居民更容易接纳外来旅游者。(4)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的旅游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地方认同与情感依恋更强,少数民族居民比汉族居民地方认同与情感依恋更强。那坡壮族居民地方认同较百色城区壮族居民高,百色城区壮族居民地方认同较百色城区汉族居民高,这说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的旅游社区壮族居民对社区具有更高的精神依附:那坡壮族居民情感依恋较百色城区壮族居民高,百色城区壮族居民情感依恋比百色城区汉族居民高,表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的旅游社区壮族居民对社区具有更高的情感依附。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重视并尊重少数民族居民的风俗习惯和行为偏好。(5)少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比汉族居民更大。百色城区壮族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度高于百色城区汉族居民,那坡壮族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度高于百色城区壮族居民,这主要是因为发展旅游所带来的利益大小不同所致,壮族居民受到旅游经济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实施惠民工程。百色城区壮族居民地方依恋较百色城区汉族居民地方依恋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更大,说明少数民族居民具有更高的行为诉求,在旅游发展中具有更高的积极性。(6)少数民族居民比汉族居民更具有旅游参与意向和环境保护意向。在旅游参与意向和环境保护意向方面百色城区壮族居民明显大于百色城区汉族居民,这说明少数民族居民在分享旅游发展收益的同时,更希望通过旅游宣传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而得到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以及环境保护。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旅游社区居民地方感“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的态度结构概念模型,并构建了旅游社区居民的地方感测量指标体系。地方感由地方认知、地方依恋、行为意向三要素组成;地方认知包括自我极、自我—他者关系、他者极、他者—环境关系、环境极、环境—自我关系六项指标,地方依恋包括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情感依恋、社会联系四项指标,行为意向包括旅游支持、旅游参与和环境保护三大类别。(2)提出了民族旅游社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地方感的差异规律。本文探索了旅游社区不同民族居民地方感差异的特征和规律,如,少数民族居民“自我”保护意识更强;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社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比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社区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更具有“排他性”;少数民族居民比汉族居民地方认同与情感依恋更强。这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提供了新的旅游规划视角和理论依据。(3)研究路径创新:以少数民族混居型旅游社区和少数民族独居型旅游社区为案例地,将地方感、文化差异和旅游发展研究纳入到旅游社区不同民族居民研究平台之中。选择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同一旅游社区汉壮族居民之间以及不同旅游社区壮族居民之间地方感的差异特征和规律。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为民族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借鉴依据。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笔者希望能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略尽绵薄之力,但由于研究时限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案例地仅选取了旅游社区汉壮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其普适性和代表性会有一定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