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业问题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发达国家的失业人数持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本文尝试从失业的有关理论分析及失业的类型入手,引出我国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念界定)通过介绍失业的含义、分类,失业界定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界定标准。指出我国的失业统计体系应与国际惯例一样,将农村经济活动人口全部纳入失业统计范围之内。 第二部分(现状揭示)揭示出我国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并分析了失业加剧将对经济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根源探析)通过对马克思及西方经济学家有关失业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进一步探析我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二是体制改革的深化,三是劳动力供求的失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潜在过剩人口的存在,体制改革的深化决定效率型体制的实施必然导致剩余劳动显性化,即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失业不过是早已经存在的潜在过剩劳动随着改革深化而公开化的。劳动力供求的失衡是我国日益严峻失业问题的根源。 第四部分(对策建议)探讨了一系列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包括:缓解劳动力供给,加强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加快城市化步伐,尤其要推进小城镇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大力扶持城市社区就业;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多地注重财税政策对失业的调节作用;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八项对策建议。总之,在改革与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失业或就业形势会逐步好转,但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