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变革。自从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西方人来华日益增多,西方的器物、文化不断输入,伴随着经济上的掠夺与强迫性输出,这一切都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到世纪之交的时候,这股西风东渐的势头达到了高潮,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西方的影子,中国人也越来越多地从现实交往中获得了对西方的印象。反映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上,出现了很多关于西方的描述,构成了特征复杂的西方形象。
晚清四大小说家刘鹗、李伯元、吴趼人和曾朴也投身其中。身处在华洋杂处的社会环境里,使他们能够以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中西两种文明的碰撞;然而,时代的局限和直接观察的缺乏,又使他们与真正的西方世界拉开了距离。因此,当他们用文学手段对西方进行描绘时,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西方”与“中国”嫁接后的“想象性”特质。
在这个激变动荡的时期,中西文化的激烈交汇,新与旧的猛烈碰撞,使得革新与保守、西学与传统,种种矛盾纠结在一起,构成了晚清社会纷繁复杂的状态。小说家们一方面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之处,赞同将其吸收进来补已之短;另一方面,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又使他们时时不能忘记华夏文明的优越,无法摆脱传统文人的文化身份认定。他们的小说创作当中,就反映出了在传统与革新之间摇摆不定的心态,这些也是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晚清文人普遍存在的倾向。
面对西方文明的涌入,应该如何保存传统,延续民族文化之根,同时又如何向西方学习,促进国家振兴富强?以四大小说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怀着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精神,苦苦思索着这一问题,并试图在各种师法西方的革新思潮中,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有效途径。然而,尚不明朗的变革前景无法令他们产生必胜的信心,只能在小说中寄托自己对于未来新中国的美好设想,从而描绘出一幅幅融合了中西文明的理想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