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正经历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国共关系日趋紧张,双方就战后建立怎样一个新中国在各方面展开了较量,国内战争随时会打响。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媒体成为各种声音的发生地,显现了其舆论引导之力。由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三人共同经营的新记时期《大公报》,坚持“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四不社训,坚持中立立场,成长为当时举足轻重的舆论阵地。但在抗战胜利前后一段时间,特别是在与《新华日报》进行论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显现出其主要报人自身的阶级局限与“文人论政”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大公报》与《新华日报》在抗战胜利前后三次论战的文本进行分析,找出当时《大公报》参与论战的具体史料和主要观点,对照《大公报》新记时期的“四不主义”方针及其一直坚持的新闻专业主义,厘清其在与《新华日报》论战中舆论立场倾向的原因,厘清《大公报》这一倾向性是否有悖于自身的社训。 本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该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理论支撑、创新以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简要概括《大公报》与《新华日报》论战的内容和概况,并对两报之间的争论做总体评价。 第二部分为《大公报》与《新华日报》三次论战的文本分析,包括抗战胜利前后两报概况及三次论战的文本分析两部分。呈现三次论战的真实面貌,为后面对《大公报》舆论立场研究提供史料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大公报》在抗战胜利前后与《新华日报》进行的三次论战中主要舆论焦点导向。对中共抗战行为的质疑,提出“另起炉灶”,提出中共是内战的根源,针对东北问题和对苏联态度等焦点做阐述,分析《大公报》在这几件焦点事件上的言论倾向,对比《大公报》办报理念,考察其是否有悖于自身的的“四不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包括《大公报》报刊理念与《大公报》舆论转变的焦点两部分。 第四部分对《大公报》舆论立场转变的缘由进行分析。主要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分析出《大公报》舆论立场转变的深刻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