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啮齿动物病毒组研究及其温州砂粒病毒的分离鉴定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right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啮齿动物(啮齿目;Rodentia)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种类最多的哺乳动物;同时也是多种人兽共患病原的自然宿主。但是我们对啮齿动物尤其是中国啮齿动物携带病毒的多样性并未充分研究;其携带的病原对人类社会具有潜在威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部;与中亚多国接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区域为沙漠和草原;不仅是我国连接中亚乃至欧洲的重要路上通道;更是一个巨大的农牧业产业基地。该地区生活了多达86 种啮齿动物;农牧业及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其从业人员与野生啮齿动物接触的机会;对该地区的公共卫生安全产生了潜在的威胁。  本课题首次对新疆啮齿动物病毒组及其携带的新型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进行了研究。对采集于新疆西北部的7种共314只啮齿动物种进行了病毒宏基因组检测;共得到了7067条病毒序列(占全部序列的0.14%)。这些病毒注释到了24个病毒科;其中包括一些对人类及动物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潜在威胁的病毒;比如砂粒病毒;副粘病毒;双顺反子病毒;细小病毒和布尼亚病毒。我们对脊椎动物及节肢动物来源的病毒序列进行了拼接及系统进化分析;并进一步对其中检测到的砂粒病毒进行了系统的病毒学分离与鉴定研究。在采集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一只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中分离到了一株新型的哺乳动物砂粒病毒;并扩增得到其全序列。多序列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株病毒是温州砂粒病毒(Wenzhou mammarenavirus)的一个新型变异株并且形成了一个新的进化分支;命名为温州病毒察布查尔株(QARn1)。动物实验表明该病毒感染白化大鼠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产生了病毒血症和病毒特异的体液免疫反应;且其肺脏和胸腺能观察到轻度的出血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本研究为该地区啮齿动物的病原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并首次在亚洲腹地发现温州砂粒病毒;极大的扩展了该病毒的地理分布范围;同时证明了褐家鼠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由于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潜在威胁;该病毒需要长期监测。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重要心理基础和情感依托.在体育课程实践中教师通
就小学语文教育而言,作文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听说读的能力,也要能够将自己的所闻所见通过文字表达.因此,教师采用合理的方
教育的本质是知识的传递,而教学过程也正是知识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过程,知识传递中的互动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高中数学初中数学更为深奥与抽象,与高中阶段其他学科相比
对于初中生来说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他是我国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也是同学们可以实施的重要平台,通过体育教学,让同学们树立坚持锻炼
语言能力是重要的英语核心素养之一,对其他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时应当从口语、阅读、习作等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英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广大基础教育领域中的片区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下最主要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核心,由于片区内学校的差异性较大,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效能差异性
摘要: 本文结合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分析了大学英语中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提高的重要性,主要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几点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 素质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其教学成果更是颇受指责。“费时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哑吧英语”等诸多问题困扰着相关人士。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比如改变教学方法、方式、手段等。但与此同时,在探索新的教学方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