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差异,为了缩小三大地区的经济差异,实现地区间的均衡稳定发展,中部崛起战略应运而生,一个地区的消费结构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着紧密联系,而在整个消费结构中具有基础地位的是食品消费,所以研究中部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是有必要的。带动中部经济发展要靠扩大内需,本文研究2000-2014年中部八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旨在找出中部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根源,提出增加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政策建议,以此带动内需,促进中部整体经济发展。在研究中部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2000-2014年中部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消费差异现象、变化趋势及原因,利用AIDS模型对收入、价格、居民人口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变量进行评价。经过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从消费支出占比来看:2000-2014年,中部农村居民在食品消费中的粮食、肉类、蛋类和水产品四小类支出上,每省的粮食支出份额均最高,粮食支出平均占比均超过55%,可见食品中的粮食对中部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影响之大;而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支出方面,每省平均占比均超过40%。从真实收入来看:城镇居民蛋类和肉类的支出份额随真实收入的上升反而下降,但会消费更多的水产品,使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层次逐步向水产品等高水平消费转变;农村居民则会随着真实收入的增加,相应减少粮食的消费份额,肉类消费占比随之提高,这表明增加居民真实收入能影响食品消费结构。从价格、居民人口结构和城镇化率来看:城镇居民肉类有很强的刚性需求,粮食价格上升使蛋类和水产品的消费份额减少;农村居民粮食有较强的刚性需求;城镇每一劳动者就业负担人数重的家庭,对粮食和肉类的消费支出较高;农村每一劳动力就业负担人数重的家庭对粮食的消费支出也较高;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居民粮食和肉类的消费支出减少,蛋类消费份额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