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是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内因,从学生的角度探索学习成败的原因有非常积极的教育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研究对象分为水平不同的三组,针对合肥工业大学具体的教学改革情况,作者用定性及定量的方法对新生的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及研究。 作者对106名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新生的语言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及不同级别新生之间的区别。 研究表明:新生所持有的学习观念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与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关系,有些积极的学习观念会促进他们有效地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学习,而有些观念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并且,不同级别的新生在诸如自信心,动机,语言学习性质等众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作者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采取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阐述了在此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应做相应的调整。最后,作者提出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施此种思想的具体步骤。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是文献回顾,首先介绍了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的理论框架,然后介绍了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不同定义及分类以及该领域的主要课题及研究成果。第三章介绍了对非英语专业新生所做的一次问卷调查,旨在分析描述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和采取的学习策略,探讨了学习观念与学习策略以及语言习得水平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讨论了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最后探讨了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