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以低自动化程度或纯手工作业为特点的传统生产方式逐渐被以高自动化程度为特点的现代生产方式所取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研究将前一种生产方式称为手动加工,将后一种生产方式称为自动加工。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一线生产员工的素质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本研究在生产方式转变的背景下,研究制造业一线生产员工的素质要求,比较了自动加工和手动加工两种不同生产方式下对一线生产员工素质要求的差异,从而促进我国制造业一线生产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对素质与素质模型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第三章为一线生产员工素质的理论模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一线生产员工所需具备的各种素质,确定素质模型框架层次及要素构成,并提出素质要求的相关假设,形成最终的理论模型。第四章为KH公司的实证研究。以KH公司的一线生产员工为样本进行实证调研,通过团体焦点访谈和问卷调查,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归纳,从而验证理论模型;第五章为总结,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探索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研究的构想和建议。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数据分析与归纳,得出的结论如下:(1)制造业一线生产员工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其中知识维度中的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技能维度中的素质主要包括:操作技能、设备维护能力、检测能力、多技能;职业素养维度中的素质主要包括:安全能力、学习能力、执行力、上进心、责任心、诚信、吃苦耐劳、团队精神和质量意识。(2)自动操作工和手动操作工的素质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设备维护能力、操作技能上,前者在这四项素质上的要求比后者高很多。本研究丰富了国内外素质研究的研究内容,通过将其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可以指导企业更好地进行一线生产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为企业的长足发展,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