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PM2.5”一词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社会热点话题,“PM2.5”从一则单纯的专业术语演变成为公共议题,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而大众传媒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环境问题都能够进入媒体的视野当中成为公众议题,能否成功转化为公众议题除了环境问题本身外,媒体对环境问题的建构功不可没。本研究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出发,以PM2.5议题为例来探讨环境议题的媒体建构问题,梳理媒体在环境议题建构中的角色和对环境议题的建构过程,以及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有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概括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PM2.5议题的建构路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笔者认为大众传媒对PM2.5议题的建构过程呈现出以下的路径:微博平台开启对PM2.5议题的舆论关注,完成集成主张的过程,此后传统媒体介入整合环境议题,呈现多方观点,表达环境主张,最后媒体和NGO合力推进政府政策的实施,实现对该环境议题的建构。第三部分通过对《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两份报纸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出PM2.5议题的媒体建构策略,主要包括权威信源定义议题框架,多元主题深化公众认知,框架共鸣整合议题,框架扩散引导舆论,图像符号加强动员效果。媒体通过对报道主题、框架、修辞方式的选择完成对环境议题的建构,从而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思考。在第四部分笔者对媒体在环境议题的建构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认为媒体在环境议题的建构中承担着传递环境信息、构建公共话语空间、设置议程,进行社会动员、引导教育公众的责任,但是在现实中媒体对该环境议题的建构效果却存在弱化的局面。通过对相关文本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对环境议题的建构中,媒体存在权威信源是环境议题框架的主要定义者,报道倾向凸显官方立场,公众立场缺失,环境议题报道表面化,缺乏深度思考以及对公众的环境意识培养缺乏的问题。最后笔者认为在媒体对环境议题的建构过程中应当秉承“深绿色”的报道理念,更好的推动在环境议题中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协调沟通,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从而实现更好的环境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