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白色念珠菌细胞壁水溶物诱导幼鼠川崎病模型的构建目的:通过腹腔重复注射白色念珠菌细胞壁水溶物诱导幼鼠产生免疫性血管炎,验证其与川崎病血管病变的相似性,为进一步进行川崎病实验研究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60只4-6周龄的C57BL/6雄性幼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每只每次腹腔注射0.1ml白色念珠菌细胞壁水溶物(candida albicans water-soulble polyasccharide fraction CAWS)和0.1ml生理盐水,连续5天,于末次注射后第3d、17d、24d每组取10只小鼠分批采血、处死,留取心脏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对冠状动脉、主动脉、腹主动脉行透射电镜观察;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末次注射后第3d、17d、24d小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1.组织病理学改变:实验组小鼠免疫性血管炎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小鼠为0%。(1)HE染色:实验组幼鼠末次注射后第3天(急性期):实验组所有幼鼠主动脉根部、部分冠状动脉出现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变性,内皮不连续,不同程度的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外膜炎;第24天(恢复期):冠状动脉扩张;并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增生。(2)透射电镜结果;实验组幼鼠末次注射后第3天(急性期):实验组幼鼠血管内皮细胞广泛空泡变性、坏死、脱落,基底膜疏松,线粒体严重肿胀,空泡样变,基质松散,内部结构消失;内质网扩大。2.免疫学指标检测:实验组幼鼠末次注射后第3天(急性期),实验组血浆TNF-α、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4天(恢复期):实验组血浆TNF-α、IL-6含量与急性期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色念珠菌细胞壁水溶物能够诱导C57BL/6幼鼠产生免疫性血管炎,类似于人体川崎病免疫性血管炎改变,且模型建立较为便利、可重复性强,可作为川崎病研究的稳定动物模型。第二部分:川崎病线粒体病变与NFAT表达的初步实验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在幼鼠川崎病模型上,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在炎症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并同步观察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NFAT)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线粒体病理改变与NFAT间的相关性。方法:36只4-6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每只每次腹腔注射0.1ml白色念珠菌细胞壁水溶物(CAWS)和0.1ml生理盐水,连续5天,于末次注射后第3d、17d、24d每组取6只小鼠分批采血、处死,留取心脏标本,对冠状动脉、主动脉、腹主动脉行透射电镜观察;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AWS注射后第3d、17d、24d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FAT1 m RNA、NFAT2m RNA表达水平;结果:1.透射电镜结果;实验组幼鼠冠状动脉、主动脉、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在急性期(3d)出现严重肿胀,空泡样变,基质松散,内部结构消失;亚急性期(17d):线粒体肿胀较前减轻,空泡样变减轻,基质松散,内部结构不清;恢复期(24d):线粒体肿胀进一步减轻,其内可见嵴,部分线粒体结构正常。2.急性期(3d)NFAT1 m RNA、NFAT2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24d)NFAT1 m RNA、NFAT2m RNA表达水平与急性期比较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24d)NFAT1 m RNA、NFAT2m 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川崎病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在急性期(3d)病变最为严重,恢复期(24d)较急性期病变减轻,部分线粒体病变恢复正常;2.NFAT1 m RNA、NFAT2 m RNA表达水平在川崎病模型急性期(3d)明显升高,恢复期(24d)较急性期表达水平明显下降;3.推测在川崎病中,NFAT与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可能具有相关性,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