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文学翻译批评总是从文学批评的文学翻译的角度来进行的,所用的方法及术语主观性较强,对翻译作品的描述性或分析性的评价较少,主要的评价仅凭印象.该文以索绪尔关于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associative relations)的理论以及利奇的组合关系前景化的理论为理论框架,分别对杜甫二首名诗的三种英译文作比较分析和研究,第一章简要审视了二十世纪在中国翻译界占主导地位的五个中心概念: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第二章文献回顾,把近年来从语言学角度来评价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研究分为三部分:邬若蘅和林玉霞都是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s)来探讨诗歌翻译的;刘军平从语篇的互文性讨论中英诗歌在音韵、意象和意向性等方面的互文性特点以及诗歌翻译的策略;黄国文则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多种角度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第三章和第四章为该文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全面阐述了诗歌翻译中形式对等的重要性.第四章全面地阐述了索绪尔关于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的理论以及利奇关于组合关系前景化的理论,并以马致远的《秋思》为例,分析了它们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第五章和第六章讨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个重要方面:主要的句法特征和构成意境两要素"情"与"景"的不同呈现模式.第五章着重讨论了五言、七言诗的五个主要的句法特征.通过分析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组合关系可以揭示原诗中的句法特征,并在译诗中尽可能加以保留.第六章以杜甫诗歌为例,讨论了五种"情"、"景"交融不同的呈现模式.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详细分析了杜辅二首名诗《登高》和《登岳阳楼》的三种英译文.最后一章总结全文,首先指出该文的分析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情况时:当同一诗句描绘的"情"、"景"交融不可分而又有语法复义时;当诗句中现出文化、历史蕴涵意义丰富的典故时.尽管有这些限局性,该文的语言学角度和分析方法至少可使原诗的五个形式上的特征在译诗中加以重现:五言、七言诗的分行和行数;同一首诗中不同对句的不同语言结构;具有构型功能的修辞方法,特别是平行结构;景物描写中的意象并置;原诗其它的句法特征,如叠词.孙致礼提出,中国21世纪文学翻译的发展趋势是异化译法,即尽量传达原作的"异质因素",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异域文化特色"、"异语语言形式"和"作者的异常的写作手法".这同该文的结论不谋而合,异体译法也应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