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溃疡性结肠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高的趋势。本研究通性回顾性分析探索我院消化二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中医辨证、药物治疗,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研究方法:通过HIS系统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二科2016.09-2019.0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入选对象均需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诱发因素、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类型、病变范围、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记录相关数据,并将所得数据在SPSS21.0统计包上进行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87例UC患者中,女性36人,男性51人,分别占总人数41.38%、58.62%,男女比例为1.42∶1。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年龄为45.37±13.25。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约28.74%,第二个高峰出现在50-59岁,约25.29%。职业分布中,职员为高发职业,约占36.78%,其次为工人,约占28.74%,学生与退休者占比最少,均为9.20%。
2.在五种诱发因素中,经统计得出辛辣饮食者占比最高,达41.38%,其次为无明显诱因,占27.59%,因环境因素诱发而患病者最少,约占6.90%。本研究入选男性患者51例,其中以吸烟为诱发因素者有12例,占比约23.53%。
3.疾病严重程度为中度的人数最多,占比达56.32%,轻度占比43.68%。入选病例中未发现重度UC患者。
4.临床类型中慢性复发型最多,占比约为66.67%;初发型较少,占比为33.33%。初发型中轻度UC患者占比为18.39%,中度占比为14.94%;慢性复发型中轻度UC患者占比为25.29%,中度占比为41.38%。通过卡方检验(P>0.05),说明不同临床类型与疾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
5.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最多,占比为56.32%,其次为仅局限于直肠,占比为29.89%,广泛结肠病变最少,占比为13.80%。病变范围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局限于直肠者轻度占比约22.99%,中度占比约6.90%;扩展至左半结肠者,轻度为20.69%,中度占比约35.93%;广泛结肠病变中无轻度,12例患者均为中度(占比约13.79%)。使用卡方检验(P<0.05),说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在六类证型中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达49.23%,其次为脾虚湿蕴证,占比为22.99%,寒热错杂证最少,占比仅1.15%,经卡方检验(P<0.05),说明UC的中医证型与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7.治疗方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美沙拉嗪+中药(口服)+灌肠,比例为25.29%,其次为中药(口服)+灌肠,比例24.14%,使用频率最少的是单纯服用美沙拉嗪,占比仅3.45%。将病情轻重与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可知,在轻度UC患者中使用中药口服+灌肠的治疗手段最多,占比为24.14%,单纯使用美沙拉嗪的情况最少见,占比为1.15%;在中度UC的治疗中,美沙拉嗪+中药(口服)+灌肠使用频率最高,占比约25.29%,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的比例为0%。
研究结论:经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二科2016.09-2019.03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UC患者87例,其中男性较多,男女比例为1.42∶1;平均年龄为45.37±13.25岁,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第二个年龄高峰出现在50-59岁;职业以职员的发病率最高。进食辛辣为主要诱发因素,其次为无明显诱因。在疾病严重程度中以中度为主,其次是轻度,入选病例中未见重度UC患者;临床类型以慢性复发型为主;病变范围涉及左半结肠者最多,而广泛结肠病变最少;经卡方检验得出疾病严重程度与临床类型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在病变范围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UC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证最多,其次为脾虚湿蕴证,经卡方检验得出中医证型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方法以中药口服+美沙拉嗪+灌肠使用频率最高,轻度UC治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中药口服+灌肠,中度UC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中药口服+美沙拉嗪+灌肠。
研究方法:通过HIS系统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二科2016.09-2019.0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入选对象均需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诱发因素、疾病严重程度、临床类型、病变范围、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记录相关数据,并将所得数据在SPSS21.0统计包上进行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87例UC患者中,女性36人,男性51人,分别占总人数41.38%、58.62%,男女比例为1.42∶1。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73岁,平均年龄为45.37±13.25。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约28.74%,第二个高峰出现在50-59岁,约25.29%。职业分布中,职员为高发职业,约占36.78%,其次为工人,约占28.74%,学生与退休者占比最少,均为9.20%。
2.在五种诱发因素中,经统计得出辛辣饮食者占比最高,达41.38%,其次为无明显诱因,占27.59%,因环境因素诱发而患病者最少,约占6.90%。本研究入选男性患者51例,其中以吸烟为诱发因素者有12例,占比约23.53%。
3.疾病严重程度为中度的人数最多,占比达56.32%,轻度占比43.68%。入选病例中未发现重度UC患者。
4.临床类型中慢性复发型最多,占比约为66.67%;初发型较少,占比为33.33%。初发型中轻度UC患者占比为18.39%,中度占比为14.94%;慢性复发型中轻度UC患者占比为25.29%,中度占比为41.38%。通过卡方检验(P>0.05),说明不同临床类型与疾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
5.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最多,占比为56.32%,其次为仅局限于直肠,占比为29.89%,广泛结肠病变最少,占比为13.80%。病变范围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局限于直肠者轻度占比约22.99%,中度占比约6.90%;扩展至左半结肠者,轻度为20.69%,中度占比约35.93%;广泛结肠病变中无轻度,12例患者均为中度(占比约13.79%)。使用卡方检验(P<0.05),说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在六类证型中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达49.23%,其次为脾虚湿蕴证,占比为22.99%,寒热错杂证最少,占比仅1.15%,经卡方检验(P<0.05),说明UC的中医证型与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7.治疗方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美沙拉嗪+中药(口服)+灌肠,比例为25.29%,其次为中药(口服)+灌肠,比例24.14%,使用频率最少的是单纯服用美沙拉嗪,占比仅3.45%。将病情轻重与不同治疗方法比较可知,在轻度UC患者中使用中药口服+灌肠的治疗手段最多,占比为24.14%,单纯使用美沙拉嗪的情况最少见,占比为1.15%;在中度UC的治疗中,美沙拉嗪+中药(口服)+灌肠使用频率最高,占比约25.29%,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的比例为0%。
研究结论:经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二科2016.09-2019.03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UC患者87例,其中男性较多,男女比例为1.42∶1;平均年龄为45.37±13.25岁,高发年龄段为40-49岁,第二个年龄高峰出现在50-59岁;职业以职员的发病率最高。进食辛辣为主要诱发因素,其次为无明显诱因。在疾病严重程度中以中度为主,其次是轻度,入选病例中未见重度UC患者;临床类型以慢性复发型为主;病变范围涉及左半结肠者最多,而广泛结肠病变最少;经卡方检验得出疾病严重程度与临床类型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在病变范围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UC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证最多,其次为脾虚湿蕴证,经卡方检验得出中医证型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方法以中药口服+美沙拉嗪+灌肠使用频率最高,轻度UC治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中药口服+灌肠,中度UC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中药口服+美沙拉嗪+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