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酸之实验室功能性评估与其痤疮临床治疗之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n80516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杏仁酸(mandelic acid,MA)是一种相当新的果酸成分,但是跟传统使用的甘醇酸不同的是,杏仁酸具有多元化的功效,例如改善细纹、抗黑色素斑、治疗痤疮等,并且杏仁酸具有比甘醇酸更加温和的特性。但是,关于杏仁酸在药妆学上的功能性评估研究,迄今仍付之阙如。甚至对其治疗痤疮的效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确切完整的研究数据。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实验室的功能性评估数据来印证杏仁酸的临床效果,并且在其临床治疗痤疮方面,做更深入的数据收集与结果评估。  方法:本研究测试不同浓度(0.01%~30%)的杏仁酸是否能抑制体外蘑菇酪胺酸酶(mushroom tyrosinase)活性。并且利用老鼠黑色素瘤细胞(mouse melanoma,B16)来测定杏仁酸对于细胞存活度的影响。同时,我们利用pH3.5和pH7.0的杏仁酸以0.01%的浓度加入B16细胞作用72小时后,测试细胞内黑色素生成量。在评估杏仁酸之抗氧化效果,测试其清除自由基之作用,包括抑制二苯基苦肼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O2?-)之能力测试。另外,我们还利用人类皮肤纤维母细胞(Hs68细胞)测试杏仁酸促进胶原蛋白增生的能力。我们还测试杏仁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抗菌效果,并与常见抗生素streptomycin-penicillin比较。最后,我们更针对不同分期的痤疮(acne vulgaris)患者给予杏仁酸的临床治疗,来探讨杏仁酸对痤疮的疗效。  结果:杏仁酸(pH3.5)具有抑制蘑菇酪胺酸酶的活性,且随著作用浓度愈高,抑制效果愈佳。而在细胞存活度方面,针对B16细胞测试的结果显示pH3.5的杏仁酸和pH7.0的杏仁酸在0.01%的作用浓度下对 B16细胞皆不具有毒杀性,而随著作用浓度升高,会造成细胞存活度减少。对于B16细胞的黑色素生成抑制方面,测试结果显示pH3.5和pH7.0的杏仁酸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2.6%和39.7%。在自由基的清除方面,实验结果显示杏仁酸(pH3.5)随作用浓度增加,具有显着清除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O2?-)的效能。在胶原蛋白的刺激增生方面,可以发现5%和10%之杏仁酸均可以有效的促进胶原蛋白增生。在杏仁酸的抗菌方面,结果显示杏仁酸具显着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生长之作用。而针对不同分期的痤疮患者,临床使用杏仁酸的治疗结果显示杏仁酸对各个分期的痤疮患者都具有相当不错的改善效果。  结论:杏仁酸在许多细胞内或细胞外的功能性评估上,包括在抑制蘑菇酪胺酸酶的活性、B16细胞的黑色素抑制、自由基的清除、胶原蛋白的增生,甚至在抗菌效果上,都有相当不错的效果。对于痤疮患者的临床治疗,不同分期的患者,杏仁酸也具有相当良好的改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维生素D及钙离子水平,及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血清维生素D及钙离子变化,探讨血清维生素D及钙离子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大鼠脊髓膨大中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GRPR)的影响,并探讨其缓解瘙痒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