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围绕“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仍有待提高。许多的研究已经证实,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总体偏低,这种现象引起了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学习上的消极情绪和低效的学习行为将会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降低大学教育的质量,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本研究基于参与-认同模型和自我加工理论的视角,了解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状况,探讨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旨在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水平,促进本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安徽省的三所高校中选取864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时勘等学者设计的《学习投入问卷》、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郭成等学者设计的《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为测量工具进行量化研究,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总体状况进行考察,探究大学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概念、学习投入三者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在专注维度上的得分最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学业自我概念发展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大学生学习投入在年级因素和专业因素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学业自我概念在年级因素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支持在性别因素、年级因素、专业因素、生源地因素、是否为独生子女因素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显著性的正相关。(4)大学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习投入的回归效应达到显著水平,二者均可正向预测学习投入。(5)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中学业自我概念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会支持通过学业自我概念间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结论:大学生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对学习投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学业自我概念都对学习投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预测学习投入,也能通过学业自我概念间接影响学习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