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human papillomavirus16/18,HPV16/18)DNA及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分析HPV作为微转移检测标志物可行性。同时探讨宫颈癌原发灶中HPVl6 DNA病毒载量和盆腔HPV16 DNA淋巴结相关性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27例宫颈癌组织及477枚盆腔淋巴结中HPV16/18 DNA。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上述蜡块中CK AE1/AE3的表达。③采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rtation PCR,FQ-PCR)方法,检测19例HPV16阳性宫颈癌原发灶中HPV病毒载量。结果①477枚淋巴结中,23枚常规病理转移淋巴结,HPV16/18和CK阳性率分别为86.96%(20/23)和100%(23/23);454枚无转移淋巴结,HPV16/18和CK阳性率分别为6.63%(31/454)和4.85%(22/454)。②HPV16/18和CK作为标志物检测淋巴结总阳性率分别为10.69%(51/477)和9.43%(45/477),两者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淋巴结HPV DNA阳性率在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细胞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淋巴结清扫数的宫颈癌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淋巴结HPV16阳性的9例宫颈癌原发灶和阴性的10例原发灶HPV16病毒载量(拷贝对数值)分别为5.53±1.25和5.52±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肿瘤直径<4cm和≥4cm的原发灶病毒载量(拷贝对数值)分别为5.13±1.00和6.09±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可以作为检测微转移的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发现普通病理学难以检测到的早期隐匿性转移,可以提高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原发灶HPV病毒载量的高低可能与检测部位肿瘤细胞数量多少有关,与HPV DNA淋巴结存在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