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碎花(Eurya chinensis R.Brown),隶属于山茶科(Theaceae)柃木属(Eurya)的植物,别名虾辣眼、米碎仔、矮茶,侗名为梅养东,为常绿灌木,少为高大乔木。据《中国植物志》记载,米碎花广泛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与沿海及西南部、台湾、湖南南部、广东、广西南部,多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坡灌丛路边或溪河沟谷灌丛中。 米碎花为民间药用植物,据《中华本草》记载,其茎叶入药。其性味甘、淡、微涩、凉,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敛疮等功效,主治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痔疮肿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外伤出血。 鉴于米碎花的丰富资源和在民间的广泛应用,本课题组率先对米碎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活性评价。先前刘新红首次从米碎花的茎枝中分离鉴定了一系列的三萜和黄酮类化学成分。并且发现其中的白桦酸和11α-羟基白桦酸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受到前期初步研究结果的激励,本研究继续选取米碎花的茎枝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中化学成分,旨在从米碎花中得到更多好的活性先导化合物,为其后续开发利用物质基础。 本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应用植物化学分离技术,结合现代色谱分析技术,从米碎花茎枝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鉴定出72个化合物,结构类型涵盖三萜,甾体,二萜,黄酮,木脂素,香豆素,酚酸及糖苷,环己醇衍生物和生物碱等,其中包括1个新骨架甾体,2个新型二萜,9个新化合物和1个新天然产物。这也是首次从山茶科植物当中分离得到二萜、香豆素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17为一具有[6-5-6-5]环重排新颖骨架的C29甾体,其在植物中的生源可能由含[6-6-6-5]环的C29甾体化合物β-sitosterol(15)经过氧化重排而致,即化合物17为β-sitosterol的B环△5氧化产物。化合物21和22为两个具有新颖结构的新型二萜,在通过1D,2D-NMR等广谱方法确定平面结构以后,再利用X-ray单晶衍射分析法确定化合物21的绝对构型。此外,还提出了化合物21和22的生源合成路线。化合物10和25分别为首个具有4-hydroxy-4-(2-hydroxyethyl)-cyclohexydioxy缩醛基团的二萜和三萜化合物,尽管该基团的单体之前已从其他植物中分离得到。 另外,本文还对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抗菌、抗炎等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新型二萜化合物21,22和连有4-hydroxy-4-(2-hydroxyethyl)-cyclo hexydioxy的化合物25,以及香豆素类化合物36、38对大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NO的生成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香豆素类化合物36对芽孢杆菌和枯草杆菌的增殖显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