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双及物构式在句法上表示为[SUBJ [V OBJ OBJ2]],语义上意为施事致使客体转移到受事。它长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已吸引来自不同流派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理论探究,然而,实证研究却很少。鉴于此,开展此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双及物构式的使用特征。具体而言,本文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不同语言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产出的双及物构式有何特点?2.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双及物构式的使用上有何异同?本文选取并调查了CLEC的三个子语料库, ST2、ST5和ST6,并将其与ICE-USA笔语语料库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本文基于Goldberg构式语法框架下的语言的整体观,利用Antconc提取出来的数据,对动词进行构式联接强度分析并对施事和受事的特征进行语法和语义方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双及物构式所吸引的动词数量有限,而且13个动词为共有。尽管这些动词的构式联接强度和排序在不同语料库中相差很大,但give,tell和teach是比较强的搭配词。此外,表示核心构式义的动词并不都是最强的搭配词,有些强的搭配词是基于隐喻的。总体来说,CLEC和ICE-USA笔语语料库中主要是表人的和代词的施事和受事,只有ST6中非人的和名词的施事占主导地位。非人的施事比非人的受事比例要高。大体来说,语言熟练水平越高,非人的和名词的施事和受事的比例也越高。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阐述了双及物构式的定义,构式意义和语义约束,同时对双及物构式的部分相关理论研究也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作为整个研究的理论框架,介绍了构式语法的语言整体观。第四章研究设计,阐述了构式联接强度,所选的语料库,工具以及具体研究步骤。第五章数据分析与讨论,呈现了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第六章结论,概括了主要发现,阐述了本研究的教学启示,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