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酞菁类配合物具有高度共轭的大环π电子体系,使酞菁类配合物显示出独特的光、电、热、磁的性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溶解性较差,限制了它的应用,人们通常通过对酞菁的分子结构进行必要的修饰,以改善其溶解性并获得所需的理化性质。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合成了不同中心原子和在周环不同位置上带有不同类型氮杂芳氧基的新型酞菁金属配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及相关性质研究。合成与表征: 1.本文合成了五种用于合成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前驱体:3-(4-吡啶氧基)邻苯二甲腈、4-(4-吡啶氧基)邻苯二甲腈、4-(8-喹啉氧基)邻苯二甲腈、3-(2-甲基-8-喹啉氧基)邻苯二甲腈、4-(2-甲基-8-喹啉氧基)邻苯二甲腈。利用元素分析、IR 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对其进行表征。2.合成了五个系列23 种的酞菁金属配合物:四-α-(4-吡啶氧基)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四-β-(4-吡啶氧基)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四-β-(8-喹啉氧基)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四-α-(2-甲基-8-喹啉氧基)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四-β-(2-甲基-8-喹啉氧基)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IR 光谱、UV/Vis 光谱、质谱对酞菁金属配合物进行表征。性质研究: 分别在不同溶剂中测定了所合成酞菁金属配合物的UV/Vis 光谱,结果表明:与无取代的金属酞菁配合物相比,本文所合成的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的Q带最大吸收波长都有较大红移;中心金属、溶剂、取代基种类对酞菁金属配合物的Q 带最大吸收波长影响较不明显;取代基的位置对Q 带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较显著,α位取代的酞菁金属配合物比β位取代的Q 带最大吸收波长红移更为明显。同时,研究了四-β-(8-喹啉氧基)酞菁锌在DMF、DMSO 溶液中不同浓度时的聚集行为和四-β-(2-甲基-8-喹啉氧基)酞菁锌在DMF、DMSO 和THF 溶液中不同浓度时的聚集行为,发现这两种酞菁配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仍以单体形式存在。以DMF 为溶剂,测定了酞菁金属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从荧光光谱数据看,四-β-(8-喹啉氧基)酞菁镍,四-β-(8-喹啉氧基)酞菁锌,四-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