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牙髓病、根尖周病是影响口腔及全身健康的常见疾病,其患病率高、危害范围广。目前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目的是通过机械和化学的方法清理预备根管,清除或减少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及微生物,使根管清洁成形,再用充填材料长期严密的封闭根管,阻断病原刺激物再次进入根尖周组织,防止再感染。理想的根尖充填或是倒充填材料应该能够有效封闭根管系统与其周围组织的交通支,并且还应具有无毒、无致癌作用、无遗传毒性、与周围组织相容性好、不溶解于组织液、结构稳定、方便操作、X线阻射的特点[1]。MTA之所以被推荐使用并不断发展,就是因为相对目前现有的牙科材料MTA有上述优良的性能,目前临床上MTA已广泛应用于盖髓术、活髓切断术、开放根尖孔的根尖屏障术、穿孔修复术及根管充填术等。价格是影响一种新材料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2]。PC是目前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证明[3]PC主要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与MTA相似,且PC价格低廉。本研究试图通过相关的体外实验,探讨PC应用于口腔临床操作并替代MTA的可行性,探讨PC进一步体外实验研究的必要性。目的作为根管充填或是根管倒充填材料,良好的封闭性能及抑菌性能是保障根管治疗维持长期良好疗效的关键之一。本研究通过:(1)蛋白渗透实验评价PC、MTA、GIC、Am四种根尖充填材料的封闭性。(2)通过琼脂扩散实验评价PC、MTA、GIC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性能。(3)采用XTT法比较PC、MTA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的细胞毒性。(4)探讨PC替代MTA的可行性,以及PC进行进一步体外实验研究的必要性。材料与方法(1)将实验用样本牙放入蛋白渗透实验装置,置于37℃恒温培养箱,每24h更换一次瓶内液体,每12h补足根管内牛血清白蛋白液体,连续观察60d。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技术检测渗出的微量蛋白,用722S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获得渗出蛋白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计算蛋白渗出量。蛋白渗出量越少,材料封闭性越好,反之则越差。(2)根据厂家说明调拌材料,将材料制成直径5mm、厚1mm的新鲜配制材料片,并将制备成形的新鲜材料片立即放入分别涂有1.5×108CFU/mL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变形链球菌菌悬液的琼脂培养基上,放入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h-48h让细菌充分生长,在材料细菌共培养期内使得二者充分作用。培养时间结束后测量抑菌环直径的大小。(3)在37℃、5%CO2、100%相对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分别制备5mg/ml、10mg/ml、30mg/ml共3个浓度PC、MTA材料浸提液,采用X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材料浸提液与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共培养72h后各孔的吸光度值,根据吸光度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用以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1)连续60d的实验观察期间,PC与MTA的蛋白渗出量无显著差异,PC蛋白渗出量明显比GIC、Am少,随着时间的延长PC蛋白渗出量无明显增加。(2)三种材料对变形链球菌均无抑菌性,GIC对三种细菌均无抑菌环产生。PC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性优于MTA,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与MTA相当。(3)5mg/ml时,PC组毒性级为1级,而MTA组毒性级为0级,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mg/ml时,PC组毒性级为1级,而MTA组毒性级为0级,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mg/ml时, PC组毒性级为2级,而MTA组毒性级为4级,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浓度降低,两实验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增加。结论(1)PC用作根尖屏障材料的封闭性与MTA相当,PC的封闭性明显优于以往常用的根尖屏障材料GIC、Am。(2)PC可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PC有一定的抑制真菌生长和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3)5mg/ml、10mg/ml时PC、MTA均可促进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增殖,可考虑作为PC后期实验研究的参考浓度;30mg/ml时PC、MTA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4)PC作为MTA替代材料并应于口腔临床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对于本实验所用PC的理化性能、遗传毒性、致突变性、组织相容性、动物实验以及临床前期等实验研究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