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浊解毒调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Ⅱ型受体及smad4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ua230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无菌未灭活的猪血清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探讨化浊解毒调肝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主要内容包括:观察化浊解毒调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化浊解毒调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II型受体(TβRII)Mrna表达的影响;化浊解毒调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4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50只,雄性,体重200-220g。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造模成功后将剩余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简称西药治疗组)、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HZG)、化浊解毒调肝方低剂量组(HZD),每组10只。各组均普通颗粒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和进食,分笼饲养于20±2℃,湿度65%±5%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内。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0只均采用未灭活的猪血清腹腔注射,每次0.5ml/只,固定时间为周一、周五上午9点,每周进行两次,连续8周。秋水仙碱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于造模的第8 周末给药,化浊解毒调肝方低剂量组给予含1.5g/ml 生药水煎剂灌胃;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给予含3.0g/ml 生药水煎剂灌胃;秋水仙碱组给予0.154g/kg·d灌胃,均至12周末。每天上午灌胃一次,每次3ml,连续4 周。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于第12 周末处死大鼠,留取大鼠肝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胶原纤维特殊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采用RT-PCR技术测定肝组织TGFβII型受体(以下简称TβRII)Mrna 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immunoblotting)测定大鼠肝组织中smad4蛋白的表达,所得数据经过整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行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一般情况:正常对照组大鼠食欲佳,被毛光滑,精神状态好,体重增加。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食欲减退,消瘦,皮毛无光泽,体重较前有所下降,进食较正常组少、尿黄,有的大鼠鼻有出血。西药治疗组及中药治疗各组大鼠精神、食欲及活动介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   2.化浊解毒调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肉眼观察,正常组大鼠肝脏质地软,颜色呈深红色,表面光滑,边缘锐圆。模型组大鼠肝脏明显肿大,质地较硬,颜色片偏暗红,表面有结节形成而粗糙不平,有的可见颗粒样凸起,边缘较纯。秋水仙碱组和中药治疗各组大鼠肝脏肝脏肿大不明显,表面比较光滑,偶见沙粒样增生,颜色略见暗红,质地较脆。   光镜下观察,正常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的排列,肝细胞核大而圆,无变性坏死,未见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模型组可见肝小叶结构被严重破坏,肝细胞广泛的脂肪变性、坏死并伴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个别动物可见假小叶形成。中药治疗各组和西药对照组肝组织病理的损伤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均可见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尤其是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少,胶原纤维增生较轻,主要散在于肝血窦和disse 间隙、汇管区,无假小叶形成。   3.化浊解毒调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βRIIm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TβRII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   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相比TβRII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下降(P<0.01);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相比TβRII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降低(P<0.01);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与化浊解毒调肝方小剂量相比TβRII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降低(P<0.01);化浊解毒调肝方小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相比TβRII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4.化浊解毒调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4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smad4 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强;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相比smad4 蛋白的表达量均有明显下降(P<0.01);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相比smad4 蛋白的表达量有显著性降低(P<0.01);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与化浊解毒调肝方小剂量相比smad4 蛋白的表达量有显著性降低(P<0.01);化浊解毒调肝方小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相比smad4 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化浊解毒调肝方能有效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肝细胞的损伤,减少胶原纤维的生成,从而发挥其抗纤维化的作用。   2.化浊解毒调肝方能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TGF-Βii型受体(TβRII)Mrna和smad4蛋白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通过调控相关细胞因子生物作用,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因此,以浊毒立论治疗肝纤维化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斛芪浸膏对金黄地鼠口腔粘膜的刺激作用和对60Co辐射损伤大鼠涎腺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为抗放射反应中药复方斛芪含片的研发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采用口腔粘膜刺激程度评分以及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评定复方斛芪含片对口腔粘膜的刺激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3组,复方斛芪含高剂量组(high dose group)、复方斛芪含片低剂量组(low dosage group),赋形剂对照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是一种难治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曾经被认为“不是癌症的癌症”。国外有报道认为IBD的患病率大约为100~200/10万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手段,系统分析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以期对脑梗死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做出客观的评价。  方法:检索VIP、CNKI、万方电子数据库、Pub med从建库至2015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滴注当归注射液观察椎板切除术后兔模型形态学、组织学及CTGF染色阳性颗粒面积表达的影响,探讨当归注射液对于预防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
本研究以笔者通过近2年临床侍诊刘杨老师为基础,笔者共收集刘老师各类临床病案资料2000余份,撰写读书笔记50余篇,研读刘杨教授全部文献资料及相关中医学著作10余本,已能较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