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肩部等速肌力训练,评估分析此治疗方法对偏瘫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康复医院收治的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即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纳入标准:脑卒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脑外伤有明确外伤史,经CT/MRI检查确诊,损伤部位为单侧基底节区,存在单侧上肢活动障碍;首次发病,病程在6个月以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够主动完成各项检查评定及康复训练;以手法肌力测定(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肩关节5大肌群最大肌力1-3级(Lovette分级);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偏瘫肩关节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治疗3周和治疗6周后分别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Constant-Murley Shoulder Function Score Scale,CMS)、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Simple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Score,FMA-UE)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综合功能、肩屈肌群肌张力及偏瘫上肢综合运动功能。为避免差异,所有评定均由同一康复医师完成并记录。结果:1.治疗3周时,两组的FMA-U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FMA-U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时,两组的FMA-U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3周时(P<0.05),观察组的FMA-U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3周时,两组的CM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及对照组的CM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时,两组的CM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3周时(P<0.05),观察组的C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肩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比较明显的改善偏瘫侧肩关节及偏瘫上肢的功能;2.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脑外伤所致的偏瘫肩关节功能恢复均有效;3.肩关节等速肌力训练不会明显增加患侧肩屈肌群肌张力及偏瘫肩痛,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