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四川作为中国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已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2007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217.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4.3%,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全国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这样大好的发展形势下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却降临了。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面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汶川大地震,大地震使四川旅游业瞬间停滞,给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造成严重损毁,对四川旅游业造成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给正在蓬勃发展的四川旅游业以重创,使这一支柱产业的前景顿时蒙上了阴影,使得四川旅游业一时陷入停滞状态。面对这样巨大灾难所带来的创伤与损失,如何自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措施恢复重建是旅游学者旅游从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和现实背景下选择该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考虑北川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选择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大地震后北川旅游业振兴发展问题,选择的研究角度也是切实可行。本文在分析了北川文化资源及因地震受损状况的情况下,对北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也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来帮助北川旅游业重建。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是绪论。本部分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和该选题的现实社会意义;对目前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评述,明确本文研究的角度和出发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给出本文研究的技术线路。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在基础理论部分阐述了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文化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问题,并阐述这些基础理论对本文探讨的问题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三部分是对北川文化资源特征及地震造成的文化资源损失状况做出分析。该部分主要分析了震前北川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将震后文化资源的损失状况进行整理总结,对震后北川文化资源开发条件进行SWOT分析,为提出建议对策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是为北川震后旅游重建,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出的建议对策。主要提出四点建议:多渠道提升大禹故里品牌知名度;建立民俗文化村,开发羌民俗休闲游产品;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创新红色旅游体系;开发地震遗址旅游。第五部分为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