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它在带给人类巨大直接利用价值的同时,还兼具改变陆地表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间接生态价值。因此,土地利用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地覆盖变化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规律及其生态功能价值分析研究,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调控人类行为的科学决策依据。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为例,研究拉萨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分析,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以及拉萨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响应。首先,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在正确把握拉萨市的自然状况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其2000-2008年9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拉萨市土地利用动态化特征,揭示了拉萨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其自然和社会经济驱动力进行分析。对自然因素要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社会经济驱动力、自然驱动力和土地利用政策驱动力等多种因素。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首先选取了拉萨市2000-2008年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各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因子,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将其输入数学统计软件SPSS中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拉萨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可归为四类,即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其次,评估拉萨市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研究拉萨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响应。对拉萨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采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价值计算方法,选择2000、2002、2004、2006、200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对林地、农田、草地、水域等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通过对拉萨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测算,揭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8年拉萨市的生态服务功能有所增强,草地的面积减少导致其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总体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林地这种生态服务功能较大的土地类型的面积的增加。总的来说,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土地利用的变化,了解拉萨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状况,并探究导致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力,根据拉萨市重要土地类型的变化,同时分析经济要素的变化,探讨经济变化对用地类型变化的响应;通过对拉萨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测算,揭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之间的关系,为西藏自治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并对西藏自治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