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被中央提上发展议程可以从第十五届中央委员第五次会议追溯起,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文件。文件中指出要“积极妥善地推进城镇化”。在之后各种文件与报告中“城镇化”一词的应用频率日益增长,可见中央对于城镇化的重视一日更甚一日。2012年,李克强同志多次阐释“城镇化”释放内需的潜力、拉动经济的机理,强调了“城镇化”蕴含着将来经济增长不可估量的动力。十八大报告还明确指出城镇化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云南省城镇化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但云南省发展城镇化多年以来,由于地形复杂、民族众多等自然与人文因素,发展成效不是特别突出,从2000年以来,云南省的城镇化率都一直处于我国的低水平行列。因此,深入了解云南省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云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除引言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城镇化的内涵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并从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历史等方面来定位云南省的城镇化发展程度。第二部分,研究了云南省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量化关系,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以考察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说明云南省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波动特征。文章还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1985年以来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是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动力,但城镇化进程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第三部分,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将云南省的城镇化进程和我国西南部其他三省:四川、广西和贵州作横向比较,并逐一分析云南省的城镇化程度相对落后的原因。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文章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城镇化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更是社会各方面改革和进步的“润滑剂”。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近10亿人的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这条路走好了,不仅造福中国人民,对世界也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