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锥形光纤干涉仪及其传感应用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于传统的传感设备,光纤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物理量的传感和测量,如位移、温度、压力、折射率等等。目前大部分光纤传感器需要熔接、化学刻蚀等复杂制备工艺,批量生产成本较高。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利用氢火焰陡变拉锥单模光纤,使其直径由125μm快速下降至40μm左右;将原本纤芯中的基模部分转换成高阶包层模,并在此陡变拉锥点后约为1cm的距离将其切平,对切平的光纤尾端进行磨锥,利用不同的磨锥倾斜角来控制不同高阶包层模式在光纤端面的反射;这种同时结合拉锥与磨锥形成的双锥形光纤干涉仪的优势为,可以利用磨锥角度控制激发出来的高阶包层模式,进而缩小双锥共振腔的尺寸、增大消光比、提高灵敏度。具体内容如下:(1)分析了光纤Fabry-Perot干涉仪原理、游标效应的原理以及包层模式激发与耦合技术原理,为双锥形干涉仪的设计及实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指导。(2)将单模光纤拉锥后进行磨锥,制备了一种小尺寸双锥形光纤干涉仪。研究了双锥形光纤干涉仪中拉锥及磨锥效果对干涉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模光纤不同磨锥角度,对包层模式的控制效果有明显不同,同时,磨锥形状、磨锥长度以及拉锥直径对干涉效果均有影响。(3)利用双锥形光纤干涉仪中的游标效应,搭建了光纤位移传感器及悬臂梁角度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在0~120nm位移范围内,传感器的位移灵敏度为23pm/nm,在0~8.76°角度范围内,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74pm/度。本文的研究内容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多数光纤干涉仪传感器的一些不足,可以分别实现位移、弯曲角度的测量,在未来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借助于载氧体,将传统的燃料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反应分为两个气固反应,载氧体首先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再与燃气发生还原反应。化学链燃烧具有分离CO2无需能耗、无NOx生成、减少?损失的优点。目前表明,由于还原反应器内气泡的大量存在是造成载氧体(弱磁性Fe2O3)与燃气接触不均,引起燃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脱氧载氧体(强磁性Fe3O4)如何从还原反应器内分离出去,是提高化学链燃烧效率的
镁合金是目前金属中最轻的结构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磁屏蔽性、易回收等诸多优点,使其在汽车、航天尤其是3C等行业备受关注。然而较低的强度一直是限制镁合金使用的主要原因,而目前通过在一定温度下向合金系统中加入特殊元素(如稀土等),进而依靠其在变形过程中析出的第二相粒子所产生的钉轧作用来细化晶粒的方式作为一种提高合金强度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实验方法对第二相粒子及外加应力对镁合金晶粒细化的作用的
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生产计划调度、车辆路径规划、控制器参数设置等多个不同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群体智能算法和进化算法应用于协助解决实际中的优化问题,其中粒子群算法因原理简单、参数少、收敛速度快等特点而成为近些年来学术界的研究重点。然而,粒子群算法在应用中存在算法无法克服局部最优、算法的多样性较差等不足,研究寻优效果更好的粒子群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资源调度类优化问题的实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关口,减少下料环节材料的消耗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减排降耗有重大意义。首先,以矩形优化排样问题为研究对象,从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与绿色生产的角度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再从算法的角度对国内外矩形排样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迁移学习及强化学习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然后构建基本的矩形排样模型,分析其工艺特点与计算难点,对启发式定位与智能定序两大模块的经典算法
光纤传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光纤倏逝场与环境物理量进行相互作用,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简单方法是使用火焰拉锥、化学蚀刻、侧面抛光或激光烧蚀来暴露光纤中导光的倏逝场。通过对光纤进行拉锥,纤芯和包层之间的折射率差明显降低,从而不能很好地束缚光在光纤中的传输,因此倏逝场被暴露在锥形区域周围。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人们对倏逝波光纤的有源和无源元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倏逝场仍是捕获和操纵微纳米粒子的有力工
自然图像的内容往往由众多主要结构及小的细节和纹理组成,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信息。然而,图像中过多的细节和纹理,有时会降低一些计算机视觉算法的性能。因此,在保留主要图像结构的同时尽可能地去除琐碎细节,是许多计算机视觉应用(例如,图像抽象化、显著性检测、色调映射、场景理解、细节增强等)的基本前提,也发展成为计算机视觉处理中的一个关键任务。而结构保持滤波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去除图像中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工业中的发展,数字制造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的解决方案之一。针对数字制造中OT和IT信息融合和互联互通的困难,本文基于资产管理壳信息建模的技术要求展开分析,面向制造物联网以AGV小车为研究对象,应用OPC UA技术实现通信层和信息层的融合,完成了对物理设备资产数字化的通用信息建模技术路线探索及软件实现。首先,本文基于资产管理壳的语义级通信方案展开研究,分析了应用O
与传统的各类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将光作为敏感信息的载体,将光纤作为传递敏感信息的媒质,具有光学测量及光纤的特点。光纤传感器因为电绝缘性能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以及非侵入性、高灵敏度、耐腐蚀、防爆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其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其中光纤F-P腔型传感器因为其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紧凑,灵敏度高,可用于生化、医疗、核辐射区等特殊领域的潜在应用而成为成功的器件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纤F-P干涉仪的
磁制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冷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气体压缩制冷技术,磁制冷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稳定、环保、无毒等多种优势,有潜力成为未来制冷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磁制冷技术正处于研究阶段中,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寻找具有大磁热效应及综合性能较好的磁制冷材料。室温磁制冷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a(Fe,Si)13基磁制冷材料因其具有巨磁热效应及居里温度连续可调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室温磁制冷材料之一。本
深过冷快速凝固包含晶体的形核与长大过程,针对纯物质以及多种合金过冷熔体的晶体生长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随着强磁场技术的发展,其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实践与应用。磁场对熔体内的对流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梯度磁场有别于均匀磁场,存在磁化力的作用,施加磁场后界面前沿的对流变化存在差异,对晶体生长速率的影响有所不同。因此本实验主要对不同磁场条件下的晶体生长速率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选择纯Ni以及Ni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