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适应性景观是先人在长期生活和实践过程中,以应对旱涝灾害和水管理为主,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为辅的形成的景观空间格局。乡土景观就是中国的适应性景观,是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先辈们应对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主要表现在以择居、造田、灌溉、栽植等方面。本文研究了古人在水适应性景观方面的营建方式与景观要素,以期探索出相应的生态智慧为当前的城市环境提供相应的借鉴。基于当前严峻的水环境问题与人水关系的恶化与疏离,本文选取了北京作为研究区域,其中古村落选取了北京爨底下村和北京老城为研究区域。在水适应性景观的研究方面,本文通过GIS分析、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实地调研与对比分析的方法从不同尺度上揭示了水适应性景观的表现形式。同时基于不同尺度的分析,总结了以水作为触媒而引发的景观空间行为活动,以期探讨人与水的空间行为活动,基于空间句法的分析,研究了城市街道水系的网络演变过程与人水关系的变化。最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分析了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对城市生态水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古人在择居建城过程中从建筑的形制、庭院的设计、聚落的选址和城市的选址的不同尺度上适应了水环境,积累了大量应对雨水的经验。同时,人类活动造成的城市土地覆被类型的变化对城市水系统具有较大的影响,如城市内涝、地下水位的下降和地表水自供给性的降低,如地下水位自1994年至2016年下降了14.24m,地表水的自供给性自2001年的30.54%下降至2016年的5.36%,近郊区的城市径流量自1993年至2007年增加了4.2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于北京地区而言,相较于城市降雨量的影响,城市建成区的扩张和地下水的开采量对城市地下水位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空间句法的分析,在街道水系网络的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中,整体街道水系网络的空间集成度有所提高,但穿行度和可达性与空间集成度并不呈现正比关系,可达性与空间集成度的相关性有所降低,从54.03下降至46.096。原因则为过多关注于车行空间。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张,南北方向上中轴线对于空间的制约影响相对受到了削弱,在东西方向上加强了水系空间的可达性与集聚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对于城市水系的空间塑造行为影响较大,而随着封建统治的解体,以车行空间为主导的宽马路的空间成为新的制约城市水系体验的新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