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滇川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锗银生产基地之一。已经发现大、中、小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和矿点400 多个。论文以滇川黔三省交界地区若干典型铅锌矿床(云南会泽、乐红、茅坪;四川天宝山、大梁子;贵州杉树林、牛角塘等)为重点解剖对象,从沉积环境、岩浆活动、构造演化以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其成矿地质条件。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深入的室内测试研究,对区内优势矿种——铅锌矿产进行了重点研究,获得了创新性成果。从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流体包裹体物理化学等方面,论证了本区以乐红、会泽、天宝山、大梁子等为代表的铅锌矿床属于MVT(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本区MVT 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认为本区岩相古地理环境对铅锌成矿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作用; 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及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区内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各时代的沉积地层,基本上没有地幔物质和岩浆成分的参与;成矿流体的驱动力为古特提斯洋俯冲产生的构造热应力和重力;成矿作用主要与盆地卤水和深层卤水的混合作用有关; 蚀变粘土矿物K-Ar 同位素年龄(176.5±2.5 Ma)反映出铅锌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为中侏罗世,论证了会泽矿区铅锌硫化物最终成矿时代为早燕山期; 在成矿机制研究方面,通过对典型MVT 铅锌矿床的解剖分析,结合本区构造演化及成矿地质条件特征,建立了本区MVT 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